這頓飯從夕陽西下吃到月上枝頭,七盆七空。
見一個個吃得肚皮渾圓,坐在凳子上直揉肚皮,趙振國端著酒碗站起身,他先是對著在座的每一位深深鞠了一躬,然后仰頭將碗中的酒一飲而盡,他擱下碗,沖大家伙說道:
“各位,你們都是我趙振國的恩人,大恩不謝,這份情誼我趙振國記在心里了。以后如果有用得上我的地方,招呼一聲就行。還有,走的時候,都拎塊肉走,我都切好了。”
眾人摸著圓滾滾的肚子,紛紛說不用、太客氣了。
趙振國提出要送大家,被大家給婉拒了。
除了吳老頭,其他人都沒喝多,說不用送。
黑夜里,傳來幾聲狗吠,之前還熱鬧非凡的院子轉(zhuǎn)瞬便冷清下來。
看著廚房里摞著的那堆碗筷,趙振國、趙二哥、蔡惠芬三人說要幫趙二毛夫妻收拾,趙二毛趕緊攔住他們:
“不用不用,今天跟著你們吃了頓好的,可是飽了眼福和口服了,放著我們兩口子來...”
趙二哥看不需要自己幫忙,打個招呼也回去了。
蔡惠芬本想幫忙收拾,卻被趙振國直接攔下,堅持要在招待所為她安排房間休息,不讓她勞累。
吳老頭看見趙振國不經(jīng)意間擰起的眉心,用手指戳著他的眉心說:“好啦好啦,干兒子,眉頭不要皺著了,相信你干爹和你干媽這一回,保證還你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嬌娘...你干爹我啊,還等著抱孫子呢...”
看干爹醉得連直線都不會走了,趙振國不容分說地將他背了起來,一步步穩(wěn)健地向招待所走去。
安頓好干爹和芬姐,趙振國返回醫(yī)院,一屁股坐在宋婉清病房外的長椅上,他得守著他媳婦兒和孩子,她們在哪兒,家就在哪兒。
...
年初六,宋母在經(jīng)歷了一段時間的治療后,終于迎來了出院的日子,宋明亮和趙振國暫時握手和了。
大年初八,吳老頭提著簡單的行囊,戀戀不舍地踏上回京市的旅程。他實在是舍不得干兒子的好酒和好菜。
臨行前,趙振國把他帶去了一個倉庫,送了他一份大禮——一頭熊。吳老頭接受了這份好意,但是他只取走了熊膽,而把熊還給了趙振國。
爺倆相視一笑,約定三個月后,京城再聚。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zhuǎn)眼間便到了正月十五。
熱鬧非凡的元宵節(jié),巷子外面燈火通明,不少年輕男女在外頭猜謎邂逅,或成全一段佳話。
喜慶熱鬧涵蓋了整個城,也包括趙振國。
女兒經(jīng)過長時間的治療,終于在這個元宵佳節(jié)前夕迎來了出院的好消息。
吳老頭走之前留下了一盒神奇的藥膏,只要堅持涂抹,女兒就能恢復(fù)如初,不留任何疤痕。
而更讓趙振國激動不已的是,媳婦兒宋婉清也終于迎來了新生。
不僅重見光明,還能再次開口說話,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聲音,如同天籟之音,讓趙振國的心都化了。
鑒于傷勢好轉(zhuǎn),小護士也不再阻攔他陪護,他終于能夠陪床了。
為了更方便照顧媳婦兒,趙振國跟媳婦兒商量后,把女兒送到了岳母家,臨走的時候還往桌上壓了一百塊錢。
告別了岳母和姐姐,趙振國踏上了返回醫(yī)院的路。他的心情復(fù)雜而沉重,比起女兒,他更擔(dān)心在醫(yī)院的宋婉清。
媳婦兒的眼睛終于重見了光明,聲音也恢復(fù)了往日的清脆,這本是天大的好事,但趙振國卻敏銳地捕捉到了她眼中的那一抹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