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請了半天假,可能不能及時來給你送飯了,等我回來給你帶我自己做的杏脯,超級好吃!!!]
南棲加了三個感嘆號,來表達(dá)它的好吃,見時嶼點頭,她收拾了東西離開。
南棲請假是因為她租的那個房子有些問題,好像是漏了水流到了樓下,房東又在外地,南棲只能請了假回去看看。
好在她第二天回去的時候發(fā)現(xiàn)并不是她家漏水,而是樓下鄰居的管道出了些問題才導(dǎo)致天花板滴水。
南棲松了口氣,先是給房東太太打了個電話告知這件事,然后去廚房里取了自己晾的杏脯。
她一度覺得做食物是一件很治愈的事情,它擁有一種天然的,隔絕外界的屏蔽感。
在做菜,又或者是在做其他食物的時候,思緒會沉浸進(jìn)去,以至于生活中的那些不開心與痛苦被短暫的忘卻了。
當(dāng)翠綠的蔬菜,圓滾滾又飽滿的小西紅柿,活蹦亂跳的海鮮,又或者是形狀飽滿的雪花牛排下入鍋中時,能讓人保持高度的專注。
從香味飄散的那一刻起,就讓人開始期待成熟的那一刻。
自從家里出了事之后,南棲開始愛上了做菜,杏脯是她第一次做,其實她也不知道好不好吃,只不過是像媽媽那樣按照記憶里做出來的。
它們晾干后被裝在了密封的小罐子里,放了幾天后糖化反應(yīng)產(chǎn)生,失去水分的杏脯變得越來越甜。
剛剛打開罐子,南棲就聞到了杏子的甜香。
時嶼或許會喜歡。
她珍惜這次休假的機(jī)會,在確認(rèn)了漏水的不是自己家后,她就帶著裝好的杏脯去找了鄭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