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到了。
看著這提花機發神。
直到現在他腦袋還有些暈乎乎的。
“你們是說,就這東西,能讓皇后母儀天下,讓太子仁德無雙?”
馬皇后臉上笑容不斷,狠狠地點了點頭。
“陛下,您不懂紡織,不明白李祺這次改良的意義!”
“單單是一次織入兩根緯線改良成一次織入七根緯線,這紡織效率就能夠翻好幾倍!”
太子爺朱標接過了話茬,笑道“也就是說,以前紡者日可得紗四、五兩,織者日成布一匹,現在他們使用這李祺改良之后的提花機,那么紡者日可得紗二三十兩,織者日成布五匹!”
“同樣的時間,他們卻能夠紡織出更多的布匹,那我大明的絲綢布匹數量將會在短時間內激增!”
這一次,輪到李祺插嘴了。
雖然在場眾人里面他身份最低,但是這個嘴他就是要硬插!
“絲綢布匹多了,該怎么辦呢?當然是拿來貿易!”
“貿易對象是誰呢?自然是大明周邊夷國!”
李祺笑道“包括朝鮮、倭國、安南等國在內,他們紡織技術很是落后,所以我大明的絲綢布匹可一直都是硬通貨,受到這些夷國內部權貴的追捧!”
“再者現在這提花機可以完美做到混搭,各種棉絲麻合一的交織品也會成為我大明特色產品,價格翻上幾倍那也很正常嘛,只要運到這些夷國,那錢糧不就來了嗎?”
老朱耐著性子聽了大半天,終于等到了他想聽到的話!
錢糧!
而且還是源源不斷的錢糧!
大明王朝現在最缺什么?
當然就是錢糧了!
李祺這是又開拓出了一條財路啊!
而且還是一條國際級別的才亂!
一想到這兒,老朱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那你們剛剛說的母儀天下和仁德無雙是怎么回事?”
這一次,馬皇后和朱標都看向了李祺,臉上笑容滿面。
李祺也不含糊,直接一語驚醒夢中人。
“洪武三年九月秋,大明馬皇后效仿察必賢后煮弓弦織帛衣的故事,于坤寧宮中親織布匹,太子標有感于皇后辛苦勞累,遂與韓國公世子祺聯手改良織布器械,紡織效率大大提高,造福天下萬民,傳為一段佳話,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老朱聽后眼睛一亮,他總算是明白了這提花機的意義所在!
什么意義?
農桑啊!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皆重農桑!
四民紛攘攘,農乃國家干。
上至君王大臣,下至普通黎民百姓,都把“農”事作為根本。
所以天子要在孟春正月,春耕之前,舉行一次由天子率諸王公大臣親自參加的耕田典禮儀式,祈求豐收,以示“重農”。
所以皇后要在每年季春三月,皇后會親率嬪妃命婦們,去桑田采葉喂蠶,稱為親蠶禮,以示“重桑”。
但值得一提的是,皇帝親耕禮已經比較繁瑣,而皇后親蠶禮更麻煩。
皇后和陪同人員要先齋戒,典禮上首先祭祀蠶神,再行躬桑禮,然后皇后帶一干人,右手持鉤、左手持筐采桑葉,采完后再交給養蠶婦喂蠶,等到蠶結繭以后,選出上品獻給皇后,再擇一個吉日,皇后與眾嬪妃一起繅絲并染色,直到織成布料,才算完成親蠶禮。
正因為這親蠶禮麻煩,所以一直都是歷代皇后避而不及的事情。
比如以賢德著稱的長孫皇后,也只參加過兩次。
再比如唐高宗即位后,永徽三年下詔舉行親蠶禮,他的原配,出身世家大族的王皇后怕麻煩索性直接就不去,軟弱的高宗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