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我不分。
直接開大。
這就是劉伯溫。
因為他心里只有家國,只有百姓。
眼瞅著老朱陛下都開始思索李祺之策了,結果劉伯溫跳出來直接將此策給掐死了!
“風聞奏事”不可廢,但是可以改,加上一些限制,從而杜絕李祺口中的肆意攀誣之事,那么朝廷也就沒了廢除風聞奏事的正當理由。
朱元璋深思良久之后,還是采納了劉伯溫的意見。
因為正如劉伯溫所說,風聞奏事之所以能夠成為歷朝歷代的定制,正是因為此策對于糾舉官吏不法和懲治貪污受賄起到了積極作用,所以才能一直存在。
老朱陛下本就痛恨貪官污吏,又怎會自毀國策,廢掉“風聞奏事”呢?
所以皇帝陛下開口了,笑道“劉卿之甚合朕意,正如李祺所說,這日后的大明朝堂,是處理朝政國事的地方,而不是互相攻訐,邀名買直之所,諸位定當謹記!”
“陛下英明!”群臣紛紛躬身。
總體而,可謂是皆大歡喜。
御史官“風聞奏事”加上了限制,他們自然也不會像以前那樣,跟一條條瘋狗似的,肆意攻訐攀誣,對于百官而這自然是一個好消息。
而對于御史官來說,雖然“風聞奏事”被加上了限制,但是這項特權至少還存在,那他們就依舊是百官不敢得罪之人,所以勉強也能夠接受。
除了李祺這位“苦主”之外。
他沒有想到劉伯溫會出手,強行逆轉了局勢。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是讓李祺驚掉了下巴。
“陛下,臣彈劾御史中丞陳寧貪贓枉法,結黨營私!”
“最好的證據,便是陳寧夫人劉氏在珍寶樓購買了五百二十兩的珍品,以陳寧俸祿而,根本難以支撐如此之大的開銷!”
劉伯溫面無表情地開口,直接一舉擊中了陳寧要害。
“臣請陛下允許,搜查陳寧府邸,定能找到其貪腐罪證!”
此話一出,全場皆寂。
李祺難以置信地看著身前的劉伯溫,然后默默豎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與諸葛亮齊名的人物,這一系列手段,還真是讓人眼花繚亂啊!
劉伯溫為什么要除掉陳寧?
其一,陳寧是個酷吏,為文臣縉紳所不容。
其二,陳寧是淮西黨人,胡惟庸的走狗,偏偏這個淮西黨人成了御史中丞,御史臺的二把手,如同釘子一樣監視著浙東黨人的一舉一動!
所以,對于浙東黨人而,這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機會,鏟除掉陳寧!
而且劉伯溫可不是隨意攻訐攀誣,事實就擺在眼前,只要讓人去陳寧府邸一查,肯定能夠找到這廝貪腐受賄的罪證!
老朱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他并不想這么做。
因為陳寧確實私德有虧,可他畢竟是個干吏,做事很符合老朱的脾氣,因此老朱還想保住這個陳寧。
但劉伯溫這等開國功臣級別的巨頭開口,老朱陛下也不得不重視,不然他為了一個陳寧,恐怕還會有礙自身威望。
該怎么辦呢?
老朱目光來回逡巡,思索著一個兩全其美之策。
直接讓淮西黨人去搜查陳寧府邸,這肯定是不合適的,跟脫了褲子放屁沒什么區別。
劉伯溫和浙東黨人又不是傻子,要是真這么做的話,他們自然看得出來,老朱就是故意想要保下陳寧。
淮西黨人不能用,浙東黨人就更不能用了。
雙方勢同水火,讓浙東黨人去查抄陳寧府邸,他們只會巴不得把陳寧往死里整!
因此一個個人被老朱陛下排除掉,最后目光來到了朝堂中央,李祺身上!
見到李祺那憤憤不平的模樣,老朱頓時眼睛一亮。
對啊!
怎么把這小子給忘了?
他不就是一個最完美的人選嗎?
“劉卿所……不無道理。”
“御史中丞陳寧處事不清,辨事不明,暫停一切職務接受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