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中,鴉雀無聲。
唯獨只剩下葉伯巨慷慨激昂的諫。
“歷代帝王冊封皇子,其本意是為了戍邊!”
“但臣卻以為,禍亂并非來自于邊外,恰恰是來自于諸王自身吶!”
老朱聞目光一凝,下意識地環顧左右,果真發現了群臣之中不少人都在竊竊私語。
顯然,他們也不同意這分封之策,只是沒有葉伯巨的膽量罷了!
“他們擁兵藩鎮,割地稱王,沒有不亂的道理啊陛下!”
“昔年賈誼規勸漢文帝,盡分諸國之地,空置之以待諸王子孫,如若文帝能夠聽從誼,哪里還會爆發七國之禍呢?!”
“還請陛下收回成命,三思而后行啊陛下!”
葉伯巨到底是個名士,還是有幾分水平的。
他先是簡意賅地指出了分封諸王的隱患,緊接著又著重提及了西漢的七國之亂。
當年賈誼勸諫文帝,直接廢掉諸王,然后將他們聚集在一起養著,類似于滿清賤奴豢養宗室的做法,這樣勢必就不會有后面爆發的七國之亂!
正如眼前這般,葉伯巨就是想用賈誼規勸漢文帝的例子,勸說老朱陛下聽自己的諫,千萬不要分封諸王,否則大明王朝也不會爆發藩王之亂。
可惜,老朱又豈是個從諫如流的帝王。
只見皇帝陛下冷笑了一聲,然后怒斥道“你是說,咱家這些個皇子,日后都會變成擁兵作亂的叛逆是吧?!”
聽到這話,葉伯巨怔住了,難以置信地看著老朱陛下。
李祺則是神情復雜,不知道該怎么形容。
你別說……
你還真別說……
要不是你老朱還活著,我都想直接去跪舔永樂皇帝陛下了!
“你是說,咱朱元璋的封王戍邊之策,將會是禍國之源是吧?!”
李祺嘖嘖稱奇。
嗯……
靖難之役打崩了華北平原。
北疆不計其數的百姓子民流離失所,死于戰亂!
嗯……怎么能不算呢?
“葉伯巨!”
老朱緩緩走到他身前,然后突然一腳將他踹翻在地。
“你作為一個臣子,竟然敢在這中秋夜宴上面,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兒,當著整個大明天下的面兒,大放厥詞不說,而且還公然誣陷皇家父子的血脈真情,離間皇室天家的骨肉親情……”
“你真是好大的膽子啊你!”
眼見局勢不對,劉伯溫急忙再次出。
“皇上,葉伯巨爛醉如泥,滿口胡,請皇上不要輕易相信……”
“不!微臣沒醉!”葉伯巨陡然高喝,“微臣現在清醒得很吶陛下!”
“微臣博覽群史,通曉古今興亡,如果知而不,如這些尸位素餐者一樣,那才是最大的不忠啊陛下!”
一邊說著,葉伯巨竟然還一邊膝行上前,然后一把抱住了老朱的大腿。
“陛下,微臣可是一片赤誠啊陛下,萬不可分封諸王啊……”
話音未落,老朱陛下就再次一腳踹了過去,隨后憤然離去。
這一次,他真是被氣壞了。
皇帝陛下都走了,那這晚宴自然也就開不下去了。
太子朱標和一眾皇子面面相覷,然后快步跟上了老朱。
滿朝文武愣在了原地,隨后盡皆不敢多,識趣地各自離去。
劉伯溫看向葉伯巨,痛心疾首地呵斥道“你為什么要這樣做?此舉與“訕君賣直”有何區別?”
“你大可以在明日上奏反對即可,上奏諫亦可,為何非要在今日鬧得這般難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