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祺侃侃而談。
“御史臺什么的,都太垃圾了,就是個擺設?!?
“陛下應該大力改革監察機構,重新樹立監察體系,任何人不得插手,只對陛下您負責!”
“首先第一步,監察機構必須由帝王親自掌控,任何官員包括吏部、御史大夫都不得有官御史任免權,達官顯貴的親戚朋友、門生故舊一律不得擔任御史,所有監察機構的官員均由皇帝陛下親自遴選任命,最好是面試一番后再任職。”
老朱陛下本身就是個對權勢極其敏感之人。
李祺這么一開口,簡直就是說到了老朱陛下的心坎里面。
“李祺,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很明顯啊!”李祺笑了,“陛下親自面試,親自任命,那這些御史都會把陛下視為唯一的太陽,他們會提攜玉龍為君死,以上報皇帝陛下的隆恩!”
“什么宰相,什么尚書,那都是冢中枯骨,放在這些御史眼中都是行走的政績,只要他們敢貪腐受賄,御史就敢查你抓你?!?
“朝堂之上多出這么一批正直之士,官員想要貪腐受賄,就不得不考慮一下后果!”
老朱“???”
嘶……
咱是他們的太陽?
這個比喻很是新奇,也很是讓人……心動?。?
劉伯溫則是神情古怪地看著李祺。
這個兔崽子,果真有幾分佞臣風范,幾句話就把老朱陛下給舔高興了!
“第二,未經兩任縣令者,不得擔任御史,這是確保御史具備基本的政治經驗和治政能力,不至于手里有錘子看誰都是釘子,看誰都想去錘上幾下?!?
“兩任縣令任期六年,這些御史也了解了官場的運轉模式,而且深知民間疾苦,再者時間尚短他們也不會失去操守徹底淪為貪官墨吏,體內熱血尚且未涼,就是御史的最佳人選。”
這一點,在場眾人都能夠理解。
好比剛剛高中的新科進士,那都是些毫無政治頭腦、毫無治政經驗的愣頭青,如果讓他們直接做御史的話,熱血沸騰是真的,可沒有頭腦也是真的,天知道這些家伙會捅出什么簍子來。
把他們外放到地方做兩年縣令,吃一些苦頭,磨礪一下性子,培養一番治政經驗,也不過六年時間,他們體內熱血對大明的滿腔熱忱,依舊還存在。
最重要的是,這批地方縣令出身的御史,那都是深知民間疾苦的,他們進京成為御史后,過去六年里面吃的苦頭受的罪,也都會變成他們打擊貪腐彈劾貪官墨吏的動力!
可以說,李祺這一招簡直就是神來之筆,給在場眾人打開了一個全新思路。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加強御史的權力!”
李祺看向老朱陛下,正色開口道“陛下可還記得,上次臣建議廢除官御史的風聞奏事特權?主要就是御史手中職權太小,除了一個風聞奏事,很難有效地震懾百官,起到監察職能?!?
“而這御史僅有得風聞奏事,也很容易淪為黨同伐異的工具,就好比那陳寧,肆意攻訐攀誣,捕風捉影,混賬至極……”
嗯,給胡惟庸黨羽上眼藥,這是李祺每次面圣都要做的事情。
老朱聽后頓時眼前一亮,忙問道“那你覺得,怎么個加強法?”
李祺沒有開口,而是看向了劉伯溫。
后者立刻會意,朗聲出道。
“陛下,風聞奏事之權,只會導致互相攻訐、邀名買直,因此老臣請求廢除風聞奏事!”
“然御史臺乃是天子耳目風紀之司,職在監察百官、辨明冤枉,因此科道官自然不能因沒了風聞奏事,就成了擺設,故老臣請求陛下賜予御史臺……偵緝之權!”
偵緝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