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陛下有些傻眼。
他之所以單單喊來朱棣給徐達駕車,打得就是徐家長女的主意,希望讓朱棣多在徐達這個老丈人面面露露臉。
可是李祺怎么回事?
徐達這家伙怎么還看中李祺了?
老朱陛下捋了捋胡須,笑呵呵地追問道“天德,怎么你也很喜歡李祺這小子?”
“皇上您不知道,李祺這小子可是立下了大功啊!”徐達臉上也滿是笑容。
這一次,就連李祺都有些傻眼,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我軍自潼關出塞進抵安定,那擴廓帖木兒屯軍于安定以北的車道硯,想要跟我軍打上一場。”
“臣命馮勝率軍趨沈兒峪(車道硯南)列陣,與擴廓帖木兒“隔溝而壘”,雙方激戰一日,未分勝負,結果擴廓帖木兒這個狗東西竟然派千余人從林間秘道潛劫我軍大營,左丞胡德濟倉皇失措,使得我軍陷入了混亂……”
徐達娓娓道來,親自講述了他與擴廓帖木兒的安定之戰。
老朱陛下聽得聚精會神,時不時還出應和。
比如徐達說到那胡德濟臨戰竟然倉皇失措,老朱陛下就氣得勃然大怒,痛罵這個胡德濟就是個廢物。
胡德濟乃是淮西老將胡大海的兒子,胡大海死于元朝降將蔣英等人的叛亂,被那蔣英用鐵錘打死,腦漿子都打出來了,老朱取杭州之后,殺死蔣英,血祭胡大海,并作文以祭。
正因為胡大海的原因,所以老朱對這胡德濟還頗為器重,希望他能秉承亡父余烈,然而老朱怎么都沒有想到,這胡德濟竟然如此不堪,就是個貪生怕死之徒,還險些壞了軍中大事。
“那后來呢?”朱棣滿臉興奮地追問道。
這個日后的永樂大帝,征北大將軍,一聽到戰事都恨不得能夠親自上場。
老朱和徐達都瞟了朱棣一眼,徐達隨即解釋道“我軍糧草被毀,險些因此失利。”
“當時軍心渙散,士氣不振,連我都有了收兵退縮之心。”
徐達感慨萬千地開口。
眾人聽后都是神情緊張,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向徐達。
他們已經身臨其境了,幻想著自己面對這種險境,應該怎么做。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這三軍將士天天人吃馬嚼的,耗費的糧草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結果因為胡德濟這個蠢貨,大軍糧草還被擴廓帖木兒給毀掉了,怎么看明軍都陷入了絕境。
徐達卻突然看向了李祺,笑著開口道“還是多虧了李祺這個小子。”
“當時我軍糧草被毀了,士氣低迷軍心渙散,沒過兩天后勤輜重營就緊急送了一批過來,除了糧草之外,真正重要的東西,其實是……鹽!”
“鹽?”老朱陛下眼睛一亮,他已經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朱棣卻依舊有些茫然,不太明白北伐大捷跟李祺有什么關系。
徐達笑著解釋道“當李祺改良后的新鹽送到軍營,三軍將士們頓時全都沸騰了。”
“畢竟他們可從來沒有吃過這么昂貴的鹽,以往都是吃的軍糧用的醋布,哪里還能吃上鹽啊!”
話聽到這兒,李祺也算是明白怎么回事了。
這古代行軍打仗,糧草輜重一向重要,隨軍軍糧主要是炒面、炒米、蒸餅等。
例如《武備志》中有寫道:“取小麥面作蒸餅一枚,浸醋一升,曝干,以醋盡為度。食時每梧桐子大煮之,人可食五十日。”
這樣制作出來的蒸餅,既干又硬、醋酸帶來了滋味的同時也讓病菌不易滋生,的確既方便儲運也方便食用,不過它的味道也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對于地位低下的大頭兵們來說,作戰時有得吃就不錯了,也沒理由太挑剔。
他們沒得選啊。
比如說“醋布”這東西,就是把麻布跟醋一塊兒煮,煮完把麻布曬干,有的還得用鹽腌一腌。
這軍隊打仗時,每個大頭兵發一塊,煮小米粥或者熬面餅湯的時候,把這塊醋布扔進去,一頓飯就搞定了。
聽說這玩意兒放久了,那味兒就跟至少半個月沒洗的臭腳丫子似的……
想著,李祺就忍不住打了個寒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