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軍學(xué)院尚未建成,李祺就不得不回京一趟。
因為老朱陛下召見,關(guān)于人口買賣一事。
屠戮夷國,抓捕勞力。
然后用這些蠻夷代替大明子民,承擔(dān)這一個個的大型工程項目。
而大明子民則只需要在鄉(xiāng)野田間耕種,僅此而已!
聽到李祺這番計策,初聽之下老朱陛下也不由心動。
但是問題在于,大明真要是這樣做了,那還是大明嗎?
要知道華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對待四方夷國那都是懷柔威遠(yuǎn),可從沒做出過這等殺戮之舉。
“文和,這樣做是不是……有傷天和?。俊崩现煸囂叫缘亻_口問道。
李祺搖了搖頭,沉聲道:“父皇,掌控交趾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交趾境內(nèi)我大明漢人比例太低,為了長治久安,必須改變安南的人口比例。”
“可是我大明百姓重土安遷,想要讓百姓遷徙至交趾,不動硬的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可就算部分大明百姓愿意遷徙到交趾,可交趾原有的百姓又該怎么辦,總不能殺了吧”
聽到這話,老朱也下意識地皺起了眉頭。
交趾憨人比例太低,那就一直不可能徹底融入大明,除非增加交趾境內(nèi)的漢人百姓。
但是問題在于,李祺也說過了,漢人子民安土重遷,輕易間絕不會愿意離開故土,除非是走投無路之下才會成為流民逃亡其他地方。
再者就算朝廷收攏這些流民然后送到交趾,可是交趾境內(nèi)的百姓要該怎么解決呢?
他們原本就敵視大明強行郡縣交趾,現(xiàn)在又多出一大批漢人跟他們爭搶田地,這不是進(jìn)一步加深了雙方之間的仇恨嗎?
而除了交趾之外,包括老撾、暹羅、緬甸等地,也將會納入大明版圖,直至整個中南半島。
如果說交趾境內(nèi)漢人比例低的話,那其他這些地方,幾乎都看不到什么漢人,換句話說大明王朝前去布政,無疑是很難的,只能采取封王制度,任由藩王自己頭疼去。
李祺冷笑道“父皇,您的觀念確實應(yīng)該轉(zhuǎn)變一二了。”
“且不說修水泥高速路這件事情,單論疏浚運河、修建帝陵這些大工程大項目,哪一項不需要海量的青壯勞力,而這些項目此刻正在同時進(jìn)行,就算朝廷財政支撐得起,可是天下百姓也支撐不起啊!”
“如今三大工程同時開工,就算朝廷有錢,百姓的血也快被抽干了!”
李祺咬著牙冷喝道“父皇您想過沒有,這些足以名垂青史的大工程,即便放在其他任何一個朝代,都是足以流芳百世的利國利民之舉,偏偏父皇想要在這一朝將其完成,那天下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無比慘痛且絕望的!”
“可能地方百姓今日剛剛結(jié)束了疏浚運河的徭役,明日就會被強行發(fā)配去修建新都,等這一次的徭役結(jié)束,他們又會被抓去修建帝陵……只要這些大工程大項目存在,那天下百姓就永遠(yuǎn)沒有安寧之日!”
“等到民怨四起的那一天,等到天下動蕩的那一天,陛下你就會背負(fù)“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的罵名,那大明皇帝就會成為那“楊廣第二”……”
“夠了!”老朱鐵青著臉怒喝道。
老朱起身在殿內(nèi)來回踱步,龍袍下擺掃過青磚,發(fā)出窸窣的聲響。窗外的雪不知何時停了,慘白的月光透過窗欞,在地上投下斑駁的陰影。
此刻所以大殿之內(nèi)唯有老朱、李祺與太子標(biāo)三人。
老朱冷著臉看向李祺,起身來回踱步不止。
他當(dāng)然知道這些大工程大項目會消耗大明國力!
他當(dāng)然知道天下百姓苦徭役久矣,恨不得多繳納錢糧都不愿意去承擔(dān)徭役!
但是,這些都是朝廷必須要做的事情,真正惠及民生的大事!
不管是哪一個大工程,朝廷都不可能會舍棄!
但是,李祺此刻已經(jīng)把話說得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