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房子,三轉(zhuǎn)一響,二十四條腿就夠。
彩禮也要足足五百塊錢。
聽著這個要求,一屋子人都陷入了沉思。
不是二嬸子家此時拿不出這些錢,包括縣里的房子,只要何沫沫家能用父母的工作申請下來。
那不倒一千塊錢也就足夠了。
而且還用不少。
此時不少剛剛到縣城工作的年輕人,其實都會選擇找一塊偏遠(yuǎn)的地方自己蓋房子的。
東北不像是南方,國營廠都會有自己的職工宿舍。
這里大部分的國營廠的效益根本沒有那么好,大部分的利潤都要讓給那些需要發(fā)展的城市。
所以這邊有了一個自己的政策,就是可以選擇城市邊緣的地方蓋房子,國營廠有自己分的土地。
早晚來回用班車接送也十分方便。
當(dāng)時的人都覺得這樣不合適,畢竟那些地方距離縣城十分偏遠(yuǎn),步行特別不方便。
但陸永尚知道,隨著城市的發(fā)展,這些看似偏遠(yuǎn)的地方會逐漸的發(fā)展起來。
二十年代初期,那些拆遷大戶都是這第一批蓋房子的工人。
而問題也就出現(xiàn)在這。
蓋房子,加上彩禮錢,有點太高了。
此時,縣里一般彩禮錢也就在二百塊錢左右,嫁進到男方家,則會直接住到婆家里。
只要有一個屋子也就夠了。
三轉(zhuǎn)一響這些必不可少,其余的帶上點糕點紅糖,富裕的家庭會多拿些糧票和工業(yè)票。
甚至配送一張電視票的都有。
下面的林場結(jié)婚那更是簡單,有的三轉(zhuǎn)一響都配不起。
一輛自行車,幾套棉被,將男方多年積攢的工資拿出來也就是彩禮了。
很少有拉饑荒結(jié)婚的。
何沫沫的父母一下提這么多的要求,也就是狗蛋這半年多打獵不少賺錢。
要不二嬸子一家根本就拿不出這些。
這看似是家里同意了何沫沫與狗蛋在一起,實則間接的給狗蛋下了一個難題。
別說林場的家庭,就是縣里大部分家庭也拿不出這些錢。
“伯母,我。。我父母就說這些,他們都在上班,要不就一起過來了。”
何沫沫看著二嬸子和陸永尚都不說話,小心翼翼的看著兩人。
她知道二嬸子是家里的管事人,但陸永尚卻是整個陸家的主心骨。
她不僅喜歡狗蛋這個人,更喜歡陸家的氛圍。
誰家能讓最小輩分的人管事呀,就算再有能耐都不行。
家里爺爺奶奶輩管事的人有的是,像這么開明的家庭,在她附近已經(jīng)很少見了。
二嬸子怕何沫沫多想,挽起何沫沫的手說道:“你父母能同意,我們就很開心了,畢竟不是一個階級的。”
階級兩字一出陸永尚就知道壞事了,二嬸子生氣了!
沒等陸永尚接茬兒,二嬸子又繼續(xù)說道:“你這嫁給我家都算下嫁了,提一點要求也不是不行,只是這要求,有點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