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杯白酒下肚。
接著酒勁,陸永尚說了這個想法。
他沒有避著放牛村的村長。
畢竟如果真的弄個老式的釀酒廠。
那一定離不開村長的支持。
還沒開放,不是村集體的,那都是可以吃槍子的。
不過放牛溝人少,管理起來可會方便很多。
沒有人查,那酒廠的產量里面可就有說道了。
接著。
趁著酒勁,幾個老爺們就聊起了正事。
張偉不愧是一個優秀的高中畢業生,還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不少此時政策上的了解全都遠超了所有人。
而且在放牛溝建造酒廠那也是為了放牛溝的人吃一口飽飯做出貢獻。
“陸哥,地址,人員其實都沒有問題,但如何獲取糧食上確實個難題。”
此時各村都是生產隊模式,東北一年只有一產。
秋糧下來之后,都要統一的交給公社。
“還有,運輸和銷售,運輸上,說實話放牛溝沒有一條正經的路,想要將糧食運進來,或者是將酒運出去,
這都需要一條起碼能讓牛車不顛簸的土路。”
三道林場包括下面的生產大隊,日子過得這么貧瘠。
每年生產都不達標,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一條好路。
“銷售上這倒簡單,不管是公社,還是附近的軍區,其實都缺少好的糧食酒,
這一點我可以幫忙找銷路。”
陸永尚此時聽著張偉的分析,是越來越喜歡這個年輕的小伙子。
一開始知青下鄉,根本不是為了讓知青下地干農活。
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是一方面。
但將知青先進的思想和知識帶到農村來,更是另一方面。
畢竟真要論上山干活,或者是下地插秧。
知青的勞動力根本趕不上一輩子都在山里和地里刨食吃的農民工人。
不過,有些想法是好的。
但人心不可測。
漸漸的,就遠離了這樣的想法。
而像張偉這樣年輕的小伙子,滿懷著一腔熱血。
想要為老家做貢獻的人,正好與陸永尚的想法不謀而合。
他這般努力的上山打獵,積累資本,不正是想要憑借著自己將老家帶來更好的發展么!
“哎!張老弟,你說到軍區,我這邊倒是又個想法。”
一直在一旁聽著,插不上嘴的董成虎,一臉漲紅著說了起來。
“董哥你說,不著急慢點哈,你都有點大舌頭了。”
張偉笑著回道,陸永尚和狗蛋的酒量都很好。
兩人身體素質好,代謝的也快。
張偉從小家里就是釀酒的,酒量自然不差。
只有董成虎,從小到大都沒喝過什么好酒。
再加上今天媳婦安全的生了一個大胖小子,避免不了的有點貪杯。
此時的他舌頭都大了。
董成虎聞,也沒有介意。
組織了一下語才接著說道:“我又個從小玩大的兄弟前幾年參軍了,就在咱們這邊,
去年過年的時候才能回來一次,我聽他們說,他們很缺酒,
嘗試著找附近的酒廠聊過,用糧食換酒,只要酒好就行。
但這邊的酒廠的酒他們都不滿意,要不我們去那邊試試?”
陸永尚聽到這眼睛都亮了。
要不說,有些人發家,就是運氣好的那幾年。
老天爺都追著喂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