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目光還是打量著柜臺后老薛的面色,含笑問道:“老薛,這陣子生意不錯吧?”
老薛立馬拎起茶壺倒茶,遞到李成面前,感慨道:“托你的福啊李兄,上次古董交流會上,多虧你,不然我這鋪子怕真得被砸了招牌!”
李成擺手:“那是些小事,只要你的聚寶齋貨真價實,我自然會常來光顧。”
兩人寒暄間,老薛忽然問起:“李兄,咱們早些時候談的農村古董挖掘合作,你打算啟程了么?”
李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眉頭微皺,坦白道:“老薛,不瞞你說,最近忙得腳不沾地,蛇舍那邊我打算往產業化搞,跟省城幾個商家搭上線,弄個固定的供貨路子。”
老薛一時皺眉,又稍露思索,旋即開口道:“要是靠譜的入口資源,我倒能牽線搭橋,推薦幾個信譽很好的省城商家,或許對你的產業擴展大有幫助。”
李成沉吟片刻,點頭致謝:“那便有勞老薛兄費心了。”
閑談間,卻忽見瀟瀟在古董區轉悠著,像是發現了些趣事。
興沖沖地喊了好幾聲:“爹爹,你看這個!”
李成和老薛一齊抬眼,望向擺滿古物的那處案幾。
只見瀟瀟正蹲在地上,指著其中一枚不起眼的泥胎擺件,稚聲稚氣地說道:“這個好像彎彎的,不對稱誒,它是不是做壞了呀?”
李成蹲下身子端詳,那件擺件確實顯得粗糙古樸,不符合正常工藝標準。
而且泥胎表面的紋理,一瞬間竟讓他聯想到某種山民傳。
老薛見李成表情有異,也湊了過來低聲問:“怎么?李兄,這東西有問題?”
李成沒有立刻回答,只是摸索著擺件的底部,細細觀察著,神色漸漸凝重。
他忽然抬起頭盯著老薛,壓低聲線說道:“這東西怕不是普通貨色……”
然后壓住后續話語,目光再度落回到那件泥胎擺件上。
瀟瀟卻撓了撓頭,不明就里地問:“爹爹,它長得奇怪,是寶貝嗎?”
李成嘴角輕微勾起,“瀟瀟,你真有眼力。”
李成瞇起眼,指尖輕輕摩挲著泥胎擺件底部那幾道不規則的刻痕。
“這可不是什么壞了的玩意兒,老薛,你這鋪子里藏了真貨啊。”
他頓了頓,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塵。
“這東西,”李成慢悠悠地開了口。
“是個清代民間祭祀用的香爐底座。別看它模樣粗糙,這不規則的紋路和燒制工藝,正是它的獨到之處。你瞧這泥胎質地,粗中帶細,燒得半生不熟,偏偏底下的刻痕帶著股子野勁兒——這是鄉下匠人手藝,沒經過官窯那種規整約束,反倒多了幾分收藏價值。”
他一邊說,一邊拿起擺件在手里掂了掂,“年代嘛,我估摸著得有兩百來年,妥妥的清中期物件。”
老薛眼睛一亮,忙不迭湊近了些,搓著手道:“哎喲,李兄,你這一說,我還真覺得這玩意兒不簡單!當初收來的時候,只當是個不起眼的小物件,差點就扔后院堆灰去了。”
他咧嘴笑著,語氣里滿是慶幸,“還是你眼力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