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書歡喜,連帶著香宜和小蕙都再次升起期待。
但是緋晚沉吟片刻,道:“怕是悅貴妃為后了。”
三人都是不解。
皇帝若要悅貴妃為后,不該降她的位份啊。
“不降位,怎么堵彈劾鎮國公的人的嘴。”
鎮國公在守城時,確實做了不地道的事。比如,對李家大旗之下的士兵救援不及時。比如,他讓一些家人趁亂出城避難,有不忠之嫌。
只是類似這種事,都有理由可以搪塞。
救援不及時,只因當時處處情勢危急,他作為主帥要顧全大局。家人出城,是在他不知情時發生的,他事后已經勒令家人迅速返回,且罰了家法。還有其他幾項罪責,都能找到解釋。
朝上為他有沒有罪而爭論,端看最后皇帝想不想處置他罷了。
皇帝想整他,就可以定重罪。若不想處置他,自可選擇相信他的解釋。
而且他的罪過,和宮中險些死于敵手的悅貴妃,并無直接關系。
悅貴妃自請降罪,便是賢良之舉。
不但能堵旁人的口,還能顯得她深明大義。只要鎮國公最后罪過不重,悅貴妃上位許是遲早的事。
“可悅貴妃降位,算是背了污點,若立她為后,怎能服眾?”芷書蹙眉。
“這就是陛下和以前大梁君王們的不同了。”緋晚嘴角噙了一抹淡漠的笑意。
雖然大梁歷代皇帝都喜歡搞平衡術,后宮連著前朝,但這個傳統,在當今皇帝手里發揮到了極致。
也許是太后對他壓制太過,他在對抗太后的過程中,養成了升降宮妃以影響前朝的習慣。
以至于宮中嬪妃晉封和降位廢黜,十分靈活,沒個規矩,看起來全憑他喜好。一個人,今日升了,明日降了,后日又改升回來,總是常事。
所以百官對此也習慣了。
降位就有污點?
陛下一貫的隨心所欲,讓朝臣沒法對他處置宮妃太過認真啊!
緋晚讓芷書且看著,看最后是不是悅貴妃為后,“她降位承受了罪過,等事情翻篇,陛下冊立她就可順理成章。”
芷書聽著,只是沉思不語。
不符合常理的事情,被昭姐姐一說,似乎又有些道理。
君心難測,當今陛下的心思,似乎格外難測。
昭姐姐在這上頭,總是比她更準一些。
但她這次寧愿姐姐判斷不準。若是昭姐姐能入主鳳儀宮,該多好!
“別急,還不是時候,咱們力量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