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妃哭泣著,一臉驚懼和委屈,瑟瑟抓住了皇帝的衣角。
皇帝盤膝端坐在榻,用力一揮手。
狠狠一耳光打在思妃臉上。
清脆的響聲,讓屋中眾人都是一驚。除了思妃,人人又覺得解恨。
思妃被掀翻在地,挽發的簪子掉落,一頭青絲凌亂散開,與方才進殿時的清冷孤傲已經不能比了。
“陛下,臣妾真的冤枉啊!臣妾……”
“你這毒婦,朕待你不薄,連你謀害皇嗣都未曾賜死你,你竟敢恩將仇報,背地里勾通敵國!”
皇帝爆發了怒意,厲聲呵斥,根本不容思妃狡辯。
屋中一時靜謐下來。
只聽得見皇帝粗重而惱怒的呼吸聲,以及思妃蜷縮在地顫抖的低泣。
人人都屏息,不欲在帝王暴怒的時候觸霉頭。
直到過了片刻之后,皇帝自己平復了呼吸,臉色亦有一點恢復。
慶貴妃在思妃又想喊冤之前,輕輕開口。
“陛下,思妃既然不肯低頭,不如叫她敞開了說一說,有何冤屈之處。待她啞口無,俯首認罪,也免得外人和后人誤會。”
這話說得恰到好處。
皇帝立刻允了。
為何?
廢皇后通敵叛國導致京城被入侵,史書上必定要有濃重一筆,若思妃至死不肯認罪,便是她死了,也會讓帝王名聲受損。
后人見史,定會懷疑某人為了推卸責任,將罪過安在已經失勢的廢后身上,屈打成招。
皇帝冷冷盯了一眼思妃:“看在慶貴妃為你求情,朕給你辯駁的機會。鄭氏,你仔細想好,仔細說!”
“謝陛下!謝陛下!”
思妃趴下磕頭,忍不住淚流滿面。
她好容易才止住了哭,用帕子和袖子胡亂擦干凈眼淚,忙不迭為自己分辯。
“陛下明鑒,首先可疑的就是太后跟前的十香啊!”
她指責十香居心難測。太后謀反,貼身服侍的十香難道一點察覺都沒有?為何不提前稟報?為何不在太后起兵之時刺殺太后,以表忠心?最后太后走投無路了,她才帶著太后回來,這哪里是效忠君王,分明是被逼無奈才低頭。
“她既不忠于太后,也不忠于陛下,她說的話能有幾分可信?”
“同樣的,還有魏芷書!”
“魏芷書也是見太后事敗才刺殺,根本是見風使舵,當時若是太后沒有敗,恐怕她如今已經成了輔佐太后的功臣了呢。陛下,您不可不察其用心啊……”
惠妃在旁聽不下去了,呵斥道:“合著人人都有問題,就你自己沒問題?陛下讓你自己解釋,你胡亂攀咬什么旁人,還不快仔細解釋自己!”
皇帝垂眸聽著,面色平靜。
緋晚悄悄給了惠妃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示意她別亂說話。
此時不同往日。
惠妃為宮妃時,如何在宮中無禮,都無所謂。
但她現在有兵權了,在御前就要小心著,免得一個不慎引起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