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長樂只能老實坐下。
趙靈嬋站起身,一跺腳,狠狠瞪了老家伙一眼,扭著腰肢離去。
“昨天我去見了你.....見了魏總管。”趙樸再次雙手互扣,淡淡道:“本是想做說客,前去幫你說情,讓他收回成命。大后天就是除夕了,這年關的時候將你逐出家門,總是好說不好聽。”
魏長樂倒沒意識到這一點,不自覺道:“原來快過年了。”
“本是要他讓你回去過這個年。”趙樸嘆道:“但他斷然拒絕,而且強調在你前往山陰之前就被除籍,魏氏也絕無可能再接納你。”
魏長樂淡然笑道:“多謝大人關愛。不過晚輩說過,與魏氏恩斷義絕,他們即使接納,我也沒有回頭的可能。”
趙樸輕嗯一聲,想了一下,才道:“這個年,你就在這里過。不出意外的話,正月十五之前,朝廷的欽使肯定是到了。既然是竇將軍策劃了這次戰事,你就不要搶功,反正無論是誰問及,你就咬死,都是竇大將軍所謀。就算是圣上親自問詢,你也不要改口。”
魏長樂點頭道:“晚輩記住了。”
“如此這道關卡應該能過去。”趙樸若有所思,“順利的話,年后竇沖便要回京,你要不要跟他一起去神都?”
“這個我還沒有考慮。”
趙樸微鎖眉頭,“去神都也無妨。竇沖在神都根基很深,只要他能照顧,你在那邊立足也不難。趙逸在刑部當差,如今也在神都,你到了那邊,他多少也會照顧一些。”
魏長樂有些錯愕。
他自然知道,趙逸乃是趙樸的嫡長子,趙靈嬋的長兄,多年前就在神都為官,似乎一直也沒回河東。
趙樸辭之中的意思,似乎自己到了神都,還能得到趙逸的關照。
“但神都的水太深,無時無刻不在搞黨爭。”趙樸皺眉道:“你性子太野,真要到了神都,搞不好就要惹出大禍。有些禍事在河東大事可以化小,但在神都,一件小事就可能讓你人頭落地。”
“大人,你這樣說,我還真不敢去了。”
趙樸冷哼一聲,沒好氣道:“這世上還有你魏長樂不敢去的地方?你魏長樂還能怕誰?”
老家伙有情緒啊!
“大人,其實.....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愿意在山陰做一個縣令。”魏長樂想著自己為山陰規劃的許多事情都沒能落實,不能一走了之,正色道:“我答應山陰百姓,會帶他們擺脫貧困,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而無信。”
趙樸一怔,詫異道:“你就想做個縣令?”
“不是想做縣令,是想將自己沒有做完的事情做好。”魏長樂誠摯道:“做人總要有始有終。”
這時候丫鬟端上熱水,趙樸洗了洗手,有人端上茶來。
趙樸端起茶杯,才道:“你以前好歹也是魏氏子弟,卻只想著一縣之事,未免眼界太低。”
魏長樂忍不住道:“很多人連區區一縣都治理不好,還想著掌握一州甚至一道,豈不更是惹人恥笑。”
“嗯?”趙樸眸中陡然寒光乍現。
若說一州還好,這突然上升到一道,不就是指著趙樸這位掌理一道的封疆大吏打臉。
魏長樂自知失,尷尬笑道:“大人,晚輩.....晚輩不是說你,你別誤會。”
老家伙冷哼一聲,一臉不悅。
“只是大人若說我眼界太低,沒有抱負,晚輩不敢茍同。”魏長樂肅然道:“其實晚輩也有雄心壯志。”
趙樸用茶蓋輕撫茶沫,淡淡道:“什么抱負?”
隨即湊上去品茶。
“為天地立心,生靈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噗!”
趙樸一口茶水噴出。
“你.....你說什么?”趙樸急忙放下茶杯,從袖中抽出錦帕擦嘴,“你再說一遍。”
魏長樂重復了一遍。
“誰教你說這幾句話的?”趙樸一臉震驚,“這四句話出自何人之口?”
魏長樂臉不紅心不跳,“是晚輩自己的心聲,并無人教授。晚輩以為,這是一個男子漢應該存有的信念。”
趙樸盯著魏長樂上上下下打量,一臉不相信:“不可能,就憑你......你能想到這四句話?”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話一出口,魏長樂知道又犯了大忌。
“對對對,你小子是鴻鵠,老夫是燕雀!”老大人氣得直吹胡子。
魏長樂尷尬笑道:“晚輩又說錯話了。”
“你不說錯話反倒不對勁。”趙樸翻了個白眼,“你想治理山陰,也不是不行。不出意外的話,朝廷這次應該不至于向你問罪,可能還會給你一些賞賜。只要朝廷不治罪,河東自然也沒人治你的罪。”
“多謝老大人!”
趙樸冷哼一聲,道:“別急著謝老夫。”
他想了一下,才道:“不過朝廷如果賞你,河東也不能視若不見,總要給你些賞賜。魏長樂,你想要什么賞賜?”
“大人,是賞人還是賞物?”
趙樸盯著魏長樂,心道你這小子還要不要點逼臉。
你打什么算盤老子還不清楚?
要是賞人,你是不是張口就要將老夫的寶貝女兒要過去?
“你要不愿意去神都,到時候就到朔州做事。”趙樸重新端起茶杯,“韓煦一黨謀反,已經寫了認罪書,簽字畫押,也已經派人送去了神都。欽使抵達之時,刑部的文書應該也一并送到,到時候就直接開刀問斬了。”
魏長樂這時候想起,朔州私匿兵器一案,動靜極大,韓煦等一干人如今就是被囚禁在太原。
如此看來,已經有了定論,韓煦等人都在等死。
“朔州涉案的官員很多,問刑的不少。”趙樸云淡風輕道:“這些日子正在商議朔州接任的官員,有些位置已經確定了人選,但有幾個重要的位置還沒做決定。”
魏長樂心知朔州的諸多官位直接涉及到河東兩大勢力的利益。
馬氏在這次朔州之爭中徹底失敗,只能心照不宣地退出去。
所以朔州的大小官職空缺,實際上就是魏氏和趙氏兩家瓜分。
確定的官員,自然是兩家已經達成協議,沒有確定的,肯定還在討價還價之中。
“實在不成,老夫讓你去朔州當個長史,你覺得如何?”趙樸吹了吹茶沫,淡定自若問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