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百姓像是還有力氣,他撕心裂肺地大喊:“顧家軍!殺過來!若讓我在北燕賊子的奴役中生活,我寧可死在這里!”
    “這是我們東陵的城,你們要奪回來,這樣我們的魂歸之處就不是‘他鄉’,而是我們永遠的故土!”
    “東陵土地,不容踐踏!死在故土,死得其所!我不怕!”
    這是一道略帶喑啞的聲音,像是一名剛剛變聲的少年所發。
    而少年的話,響徹在眾將士的耳邊。
    緊接著,越來越多的聲音跟隨在少年之后。
    “殺!”
    “殺!”
    “殺!”
    “國難不完全是將士們的職責,我們每一個東陵人,都有責任共赴國難!”
    “殺!”
    “就算今日我們死了,我們的子孫后代,也將會快樂地活在這片土地上,我們是東陵人!”
    “殺!”
    “我們生是東陵人!死是東陵魂!我們不做北燕的狗!不做敵人腳下奴顏媚骨茍延殘喘的狗!”
    一道道沙啞的聲音,透著悲壯,透著慘烈,但不懼死亡的決心鏗鏘有力。
    最后,是少年沙啞的嘶吼聲:“你們不忍動手,我先動了!十八年后,我又是東陵的一條好漢!”
    “將士們,永別了,我先走一步,九泉之下,走在英雄的道路上,我們再會!”
    說完,少年再也沒了聲息。
    城墻之上,一些百姓的身子動了動,隨即像沒有生命的木偶,垂耷在沉巍不語的古老城墻。
    竟是,不等北燕人動手,他們一個接一個地咬舌自盡,就是為了不讓收復城池的將士們自責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