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璟撕心裂肺地哭,撕心裂肺地喊,撕心裂肺地呼喚著親人。
    眼淚決堤,心如刀絞。
    他忽然想起,小時候父親常常寬慰母親,叫母親不要和嫂嫂們置氣。
    因為這個家是一股繩,就算不去擰緊它,也不能將這股繩給拆散。
    事實上,顧家的男人都很團結,不分胞兄弟還是堂兄弟,都在祖父的教導下同心協力,一起去實現盛世太平的遠大理想與抱負。
    所以他從小就在兄長與伯父的關愛下長大,就連兩個弟弟,也很敬重他。
    就算他們一天接一天長大,就算宅子里的女人們爭風吃醋,也沒有影響他們的感情。
    這份緊密的親緣之情,就這么一直維持著。
    直到有一天,祖父鄭重其事地把他們叫去談話。
    從談話中得知,邊疆告急,滿朝文武縮足不前,沒有一人肯揭下帥印領兵出征。
    所以,他們顧家需得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地共赴國難。
    那一日,沒有人表示出任何不愿,紛紛棄了手中的筆桿子,穿上戎裝趕往血雨腥風的邊疆。
    出征那日,他們和所有將士一樣,帶著對故鄉與親人的不舍,帶著滿腔熱血,就這么義無反顧,走得堅決。
    百姓來送他們,說會盼望他們歸來。
    他們也滿口答應,說是會戍守東陵江山,直到盼來領著將士們歸家的那一日。
    那時候,他們所有人都以為,憑他們兄弟齊心、憑他們互相扶持,一定能有凱旋而歸的那日。
    就算到了邊疆,打仗比他們任何人想象的還要艱難殘酷,他們也始終堅信著,城池能守住,而白將軍的每一位將士,都能榮歸故里。
    當時,每次上陣前大伯父都會叫他和未及冠的兄弟,以及顧家軍中的少年將士在頭上系上紅布,以示激勵。
    他還不以為意地說著不要,因為他已經十七歲了,還有三年就會長成地地道道的男子漢。
    可是……
    可是為什么只剩下他活著了?
    “父親……兄長……六弟……”
    “大伯父……”
    “二伯父……三伯父……”
    “你們都起來,我替你們去死,替你們去死啊……”
    他記得,他們一切都很順利。
    丟了筆桿子握住武器的他們,并沒有在來勢洶洶的北燕大軍面前露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