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堯發了瘋似的,快步沖回船艙。
“砰!”的一聲,公孫先生的門被推開。
正在喝茶的公孫先生掀起眼皮,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隨后繼續端起茶杯,慢條斯理地喝著。
劉堯把門闔上,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隨后開口:“先生,本王有話要問您。”
公孫先生慢悠悠地倒了杯茶水,隨后示意劉堯坐下。
劉堯沒有坐,而是自顧自地問:“我父皇為什么要派人來刺殺這一行人?”
他顯得十分急切,似乎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答案。
他越是這樣,公孫先生越是不著急,不但沒有把他想知道的答案告知,反而不緊不慢地品著茶水。
這把劉堯給急壞了,也因此失去了耐心。
“先生,本王找您,是因為您是局外人,必定能站在更為客觀的角度,告訴本王答案,但要是先生不想說,本王也不強求?!?
話音落下,劉堯就要轉身離去。
公孫先生聞,笑吟吟地看向他:“殿下既然知曉老夫能給予殿下較為客觀的答案,為何就不知曉,處在殿下的位置,應當喜怒不形于色?”
“越是想要一件事,就越是要有耐心,別叫人揣摩出殿下的喜好,別讓人抓住殿下的弱點,這才是生存之道?!?
劉堯咬牙:“本王不在乎這些!”
公孫先生笑道:“那殿下走吧,老夫與殿下沒有什么可說的?!?
劉堯轉身離去,可手剛放到門上時,他止住了腳步。
隨后,他深吸一口氣,轉身坐到公孫先生旁邊,端起茶盞開始喝了起來。
興許是心底有事,他把茶當水喝,咕咚咕咚灌下肚,接著抿緊唇坐著。
公孫先生掀開眼皮看了他一眼,繼續品著盞中的茶。
直到茶水飲盡,他才徐徐開口:“這事,還得從丫頭的祖父說起。殿下認為,丫頭的祖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劉堯不假思索地回答:“人人都說他是一個賢相,是對東陵做出了不可磨滅貢獻的人,是東陵的守護神?!?
公孫先生放下茶盞:“就是這個原因?!?
劉堯幾乎要脫口而出,但他最后還是忍住了:“請先生解惑?!?
公孫先生緩緩說道:“丞相顧惟墉,是惠帝一手提拔起來的,因為惠帝的知遇之恩,所以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東陵。”
“他兢兢業業地輔助惠帝,在送走惠帝后,他又為文帝嘔心瀝血,結果文帝也走了,把你父皇交給了他。”
“在惠帝眼里,他是有著鴻鵠之志的有為之士,必定能宰執東陵這艘大船?!?
“在文帝眼里,他是父親留給自己的心腹,是國之肱骨,也是可以仰仗的重臣?!?
“但在你父皇眼底,功也就成了過,因為你父皇從小就聽著那些對顧相的贊美之聲長大?!?
“顧相歷經兩朝之后,權勢和聲望達到了頂峰,他越是閃耀,越是能干,就越襯托出你父皇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