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宋蘭花忽然抬頭說道:“兒子啊,你給你妹多少零花錢了。”
李居安怔了怔,疑惑母親咋問起這個。他給李曉零花錢向來大方,他去一趟集市,賣獵物拿到的錢,大多是存在郵儲銀行的活期存款簿里。其余的當(dāng)作零花帶回來,每次都會給李曉2毛3毛的零花。
李曉又是個節(jié)儉的孩子,拿了錢也不亂花,每次都是放在餅干盒里,小心翼翼藏在抽屜里。
李居安好奇問:“媽,咋說起這個了。妹她咋了。”
母親宋蘭花嘆了口氣,說道:“丫頭最近迷上了看小人兒書。今個張家的侄女上門,帶來一本《三國演義》小人兒書,丫頭說想借來看。結(jié)果你知道張家侄女咋說么。”
“咋說?”
母親宋蘭花不悅說道:“張家侄女也不知道跟誰學(xué)的,叫丫頭一本給兩分錢,然后坐那看。”
李居安知道張家侄女,在縣城上學(xué),這幾日放寒假來屯里串親戚。
城里的孩子,思維就是和屯里孩子不知道。這么小年紀就會問人收借書費。他猜測八成是跟著電影院門口學(xué)來的。
縣城工人電影院門口,有個小人書出租攤。很多孩子會坐那看,出租攤價格是一分一本。
還沒黑透,仨就回來了。可不咋地,一天比一天長了
心情不錯,跑到閨女那腳步凌亂跳了兩下皮筋,氣得閨女齜牙咧嘴嗷嗷叫,兩腳蹦跶兩下就不樂意了。
閨女生氣,笑呵呵跑過去一頓溜須,被無情拒絕,架著皮筋,才罷休。
趴在炕桌學(xué)習(xí),一摞子小人書,近20本,不是界的,是從同學(xué)手里買回來的。放現(xiàn)在賣也老值錢了。
要了三毛錢,說是把三國演義小人兒書都給買回來了。一毛五,買了十九本小人書。小人書攤子1分錢一本出租。電影院門口生活雖然原始,但人們的欲望很少,生活簡單但滿足。最難忘的是凌晨三四點跟大人一起用車趕到三四十里外的集市。其實沒什么值錢的東西可以賣,只是用柳條編制的籃子換點鹽而已。到了集市上,看什么都覺得新鮮,尤其是燒餅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沒辦法,只能眼饞,還是吃自帶的玉米餅吧,現(xiàn)在玉米餅已成了香餑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生活方式都展現(xiàn)在這里。當(dāng)時的農(nóng)村生活非常艱難,冬天沒有暖氣,家家戶戶都很困難,留戀的只是那些少年時光。推石磨,牛拉犁,馬拉著花轱轆車。車輪是木制的,剛開始沒有電,點的是煤油燈。太多的回憶,不再細說了。
拎著壺醬油,屁顛屁顛跑進院里,接過醬油壺,抬手拍兩下她屁股。咋才回來啊。挺屁事,拍兩下啥事沒有,一臉賤了吧次的樣,摟著老媽的腰蛄蛹。哎呀,白愣她一眼,咋那么好信兒,且這嘎達,煩人。進屋來,爸稀罕稀罕。路過她時候,抬起手爪子輕輕拍了她一下,她回頭照她屁股就是一腳,唉嫂子,嘎哈。倒不是手爪子賤,而是跟著嫂子鬧習(xí)慣了。尋思這廝表達親切的舉動,小老妹兒樂死我了。確實是表達親切,但那是兩夫妻增進感情,這像欠登似的拍啥玩應(yīng)啊。嬉皮笑臉的。找點藥吃啊,我怕你給我藥死。
你現(xiàn)在行哈,都會防著我兒子了,哪有你這么當(dāng)舅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