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兩千米的漁網浩浩蕩蕩下水,通過冰眼入江河水中。周圍眾人都是一片歡呼聲,慶祝漁網順利下水。
呼瑪河的冬季很熱鬧。寒天地凍的結冰江面,熱熱鬧鬧都是漁民屯親在張羅忙碌??亢映院樱恳淮蜗戮W,都讓漁把頭和屯親們對大江大河心懷敬意,還有老人雙手合十,對天祈求拉網上來后的大豐收。
純樸有煙火氣的漁鄉(xiāng),滿滿都是那年代才有的味道。
下網的漁網很大,網眼也大,能夠成年人一手穿過,網眼有6寸大小。就為了放走寶寶魚,可以取大留小”的捕撈方式,實現年年豐收。最后就是出網了,這可是非常傳統的方式,靠馬拉絞盤拽出大網,剛出網的魚,帶著冰下的寒氣,在冰面上出現冰湖騰魚的場景。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開鑿下網口。在冰面是開鑿一個長方形的下網口,兩片大型漁網就從這里下水。
何尚國站在最前頭,指揮眾人下網。
這下網也很有意思,李居安覺得就和穿針引線似的。他跟著何尚國漁把頭,用一根10米長的木桿,瞅著就和一根針般,然后后面連著線。線就是木后頭連著繩子,再往后的繩子又連著巨大的漁網。
他身后站著宋德生,另一邊陸家兄弟手持同樣的木桿,各自從下網口的兩端下水。然后兩方人手持木桿,在漁把頭的引領喊聲下,手胳膊肌肉賁張,緊握桿子用勁。在他們的力道下,木桿在冰面下向左右兩側的冰眼緩緩移動。
宋德生還沒瞅著冰眼有啥用處,他提氣費了老勁去移動木桿,臉漲得都憋得通紅,脖子根青筋根根暴起,對著李居安喊道:“這冰眼干啥用的啊。咱們都鑿了老半天才整出來的玩意兒,結果沒派上用場,咱可就要鬧了?!?
李居安喊道:“急啥啊,你瞅何把頭不是用上冰眼了么?!?
何尚國指揮眾人下網,他領著何家的親戚漁工們,每一個冰眼旁用工具控制木桿的走向。冰面上鋪設20多個漁獵工具,大大小小的設備和工具,都蘊含漁村老祖宗傳下來的集體智慧。
在李居安手握的木桿下面就是繩子和漁網。隨著何家人用工具戳入冰眼,這一個個冰眼都好比接力棒的傳遞點。
兩片漁網在兩根木桿的指引下,緩緩移動,又被冰眼里探進去的工具,慢慢剝開,控制方向,最后在出網口兩片漁網終于回合上。
冰面上眾人一排歡呼,喊聲震天響。
孩子們歡聲笑語,圍攏過來看下網,還有老人掐了把煙絲,塞進旱煙鍋里,點上旱煙瞇起眼吐了口煙圈,說道:“今個肯定能有大收成。”
何尚國識冰下網的位置很好。兩千米長的漁網,得有幾乎大半個屯里的屯親漁工們合力下網。但下網還不是最費勁的,最費勁,也是最讓人期待的環(huán)節(jié)是出網。
這一陣是呼瑪河冬捕最忙碌的季節(jié)。
下網后得等著,等魚群攏上來了,才能收網。李居安在這時間,領著陸家兄弟幾個人,跟著何尚國回了何家,準備準備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