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看著滿滿當當的兩大包衣服鞋子有點發愣,這包裹很大,今天并沒有在板車上,那么這是哪來的?
老夫人倒是沒有吭聲,想到景永寧安排出去的那么多仆人和護衛。想當然那就是有人跟著接應了,她的心情安定了不少。
老夫人:“秋蓉這孩子,總算沒白疼她。”自然是感激女兒和外甥女昨天回來報喜。
莊氏摸了摸縫著一層厚棉花的褙子,也是一臉感激:“是啊,就是苦了小姑了。”感激她想得周到,再下去只有越來越冷,薄襖肯定是頂不住的,褙子身上穿著很暖,無袖的走路也方便,再說也沒到穿厚棉衣棉褲的時候。
但是莊氏還是有點疑惑,忍不住對老夫人說:“這衣服,和今年我們府里給下人們訂的衣服,面料和顏色一模一樣呢!”
這兒媳婦真笨,老夫人嫌棄地埋汰她:“你都掌管中饋多少年了,哪家的下人穿的不都是這幾種顏色?最多也就是粗布還是細布的區別。”
一包衣服鞋襪都是黑色、灰色、靛藍色,可不都是一樣的嗎?可是莊氏搖了搖頭,還是覺得有點奇怪:“你看這鞋底多厚實,外面鋪子里的成品,可沒有這么講究。”
司燕在旁邊捂著嘴巴笑:“大嫂家管得好,看見好東西就覺得跟自己家的一樣,大姑姐肯定是緊著最貴最好的給我們買的,不然哪有這么好的東西。”
老夫人笑著罵道:“知道就多念著點秋蓉的好,以后有了好日子可別嫌棄秋蓉是和離的身份。”
“母親,哪里會?如果能再重新回京,就讓小姑跟我們一起住,以后這群臭小子們敢不尊重姑母,我就把他們一個個打出去分府。”
話最少的三郎,一面背著身子換衣服,一面嘟囔了一句:“外祖母,我們肯定還能再回京的,對不對?”四個郎把身上的衣服也都換了,雖然還是騎裝,還是換上細棉布不扎眼又舒服,晚上把外衣一脫,裹上被子就可以睡覺。
半天沒有人回這句話,變成了長久的沉默。
最后還是景長寧換了衣服后坐在父親旁邊,對著那幾個侄兒說了一句:“回來,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你們都不能氣餒,姑母還在幫想著法子給我們脫罪呢,別反而是你們自己泄了氣頂不住,到了嶺南你們該讀書的讀書,該習武的習武,就算是沒有回歸的一天,到了嶺南也能自己混口飯吃。”
四郎馬上接了話:“謝謝三叔教誨,我也是男子漢,一定會努力的,總不能差過熙妹妹去。”
大郎馬上拍起了胸脯:“放心吧!三叔,我們不會放棄的,這一路對我們也是個歷練,家里有什么重活累活,以后都是我們四兄弟扛著,拳腳我也會帶著弟弟們天天練的。”
直挺挺躺在床上悶聲不吭的二郎,聽到他們的對話,特別是該讀書就讀書這句話,眼神增加了些許的亮光,用雙手墊著頭默默地盤算著,前年他就已經考過了童生試,如果不是流放,再過一年就可以考秀才了。
三郎試探著說了一句:“要不以后到了嶺南,也把姑母和弟弟接過來吧,也好有個照應。”
所有人又是一陣沉默,以后的事情誰知道呢,那是不可預知的未來,沒有辦法提前規劃的,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倒不是不能把他們接來,可是這樣真的好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