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不大,賣年貨的集市主要還是集中在城東,據說城西也有個小市場,只是東西不全也沒那么好,價格還貴。
原本大家說好的就是在城東的集市采購,目的也是為了靠近購買的宅子,如果買得多了,先回宅子放一趟再出來也不遠。
除了剛才進屋的幾個人,還有家里的老夫人,其他人還不知道已經購買了宅子。
不公開的原因,一是怕透露了風聲,二是擔心家里的孩子因為知道家里有銀子,而對生活有所懈怠。
早上一輛馬車提前進城,幾個妯娌也只以為是景永誠和景長寧要去跟周偉他們會面而已,就是以后見著了這間宅子,最多也只認為是租的。
城東的集市東西更多、更好,也更齊全。因為大戶人家或者在官府里當差的,包括讀書人大多都居住在城東。
出到外面的正街,才發現跟早上剛到時冷冷清清已經截然不同。
由于靠近年關,街上人潮如織,夸張到你會以為整個縣的人都集中到這來了,百姓再窮再苦年還是要過的,像景長鳴一家這樣什么東西都不買的,整個縣可能挑不出幾個。
“集市內人太多,我們還是先在旁邊找個攤子,先把肚子解決了。”莊氏道。
靠近年關三教九流都喜歡在集市里混,找錢的花錢的都喜歡扎堆,可以說是龍蛇混雜,這個時候大家口袋里的銀子最多。
今天莊氏懷里揣了不少銀子,還有好幾張銀票,雖然有比她高出一個頭的大兒子站在旁邊,她還是擔心銀子被偷。
景春熙撒嬌:“大舅母,那里有個云吞攤子,來的時候我就看見了。”
莊氏:“早就知道你們惦記著這個。”還沒進城,幾個孩子就惦記上了云吞面,她這個做母親的哪里會不知道?
在京城景春熙就喜歡吃餛飩,聽四表哥從伙伴那聽來的接嘴描述,覺得云吞跟餛飩肯定是差不多一樣的食物,只是南北差異叫法不同而已。
村子里的人告訴四郎說:“縣城的云吞面最好吃。”但他們的說法,那云吞面是鮮得可以連舌頭一起吞下去的,說那湯是面的靈魂,成功勾起了他們的食欲。
景春熙也想嘗一嘗,所以剛才車子拐進宅子前面那條街的時候,她就默默記住了這間鋪子。
與其說是鋪子不如說它是個攤子,因為門面實在太小,砌了三個灶眼的灶臺就沒有了位置,客人吃面是在鋪子前面的走廊和屋檐下,門口的竹竿上頂著一塊黑布繡金字的旗子,上面就是三個寫得并不工整的字“云吞面。”
出門在外肯定是要將就孩子,再說莊氏也沒吃過云吞面。剛才扛那么多米面,她肚子早就空了,大郎一路出來也一直喊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