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依然一樣,嫡出的五郎住在東屋,庶出的六郎住在西廂房的其中一間,他們很懂事的沒往自己住的屋子里帶,可能也是不知道景春熙要不要停留,所以步子有點(diǎn)慢。
景春熙問:“你們平時在哪里看書溫習(xí)?”
五郎高興了,答:“大多都是在書院,有時候也在書房!”
景春熙不敢直接問書房,擔(dān)心娘親沒給他們安排。
誰知五郎卻去推開了正房的西屋,里面兩張書桌,兩張椅子,后面還有兩排書柜,書桌都是對著窗口的光線很好。
每個人的書柜上都只有十來本書,看著都是這個年齡的孩子啟蒙用的,雜書也就兩三本。
兩人的書桌,椅子和書柜都是很普通的材質(zhì),看著有點(diǎn)像李子文家的那種普通的材質(zhì),不過北方用的木材顏色比較深,也不是杉木。
既然書房里的用具是齊全的,景春熙也不打算換,昨晚看浦哥兒書房里也是一模一樣,沒有厚此薄彼,這也許又是娘親的良苦用心,不值得去質(zhì)疑。
書桌上筆墨紙硯都是有的,景春熙沒有拿起來端詳,靠近一點(diǎn)就看得出筆和紙質(zhì)量都是中等偏下,一般人家剛啟蒙的孩子有這個也算不錯了。硯臺和墨條擺在那里,景春熙拿起墨條沾了旁邊的一點(diǎn)茶水,輕輕在硯臺上研磨。
有點(diǎn)卡手,推起來也不順滑,確實(shí)不是好的材質(zhì)。
幾個人都靜靜地看著景春熙的動作,就是嫣姐兒被碧蓮接了抱在手上,也看得一眼不眨,還以為是什么好玩的東西,還把自己的小手向前伸,鬧著說:“要!”
如果再靠近一點(diǎn),她肯定會搶景春熙手上的墨條。
磨了二三十下景春熙就停了手。
走回大宅的時候,才說:“吃完飯到我屋里來,我給你們每人一方硯臺和幾根墨條,等哪天我進(jìn)了城,再給你們添點(diǎn)有用的書。”
至于紙和筆她沒有說要送,主要是覺得現(xiàn)在用的已經(jīng)適合他們這樣的年齡,跟府學(xué)的孩子用的相差太多也不好,字都沒練好,沒必要造成太大的浪費(fèi)。
昨晚開會剛說到長輩們在那邊辛苦耕種,艱苦生活,現(xiàn)在又給他們太好的享受,確實(shí)行不通。
男孩子如果早早就學(xué)會了享受,以后如何能支撐起家族的大梁!
進(jìn)門還沒邁進(jìn)二院,肯定是聽到了嘈雜聲。就聽到里面?zhèn)鱽砻讒邒叩穆曇簦骸肮媚铮隙ㄊ撬麄兓貋砹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