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告示,景春熙特意讓兩兄弟比以往多謄寫了好多份。她深知這份告示對百姓們的意義,不僅僅是一紙文書,更是希望的象征。
郡守府、縣衙門口都張貼了一份,就連幾個城門去往各州郡所設的關卡,也都一一送達。
為了確保告示能夠順利張貼,以免官府從中作梗,這次景春熙安排了所有護衛出去,給阿衡他們的人做保障,確保萬無一失。
出城送告示的幾個人都穿著士兵服,去到城門把告示下方的印戳一露,無人敢擋。
這下,駐守城門的士兵小頭目,對告示是官府的意思確信無疑,即使沒得到上峰的命令,沒等到告示所定的開放時辰,就開始放松了城門警戒。
他們中間還是有些人知道百姓疾苦,深知這份告示背后的意義,也明白百姓們渴望自由的心情。城門的守衛們不再像往常那樣嚴厲,而是多了一份寬容和理解。
畢竟,這么封城得利的并不是他們,他們不過是別人的守門狗而已。
有些好事的百姓知道告示內容后,不怕死地想沖出去試探。一開始小心翼翼地試著跑了出去,看沒事,一會兒又跑了回來,但都沒有受到攔截和驅趕,守門的士兵和官差反倒看他們像看傻子似的。
如此進出不少人,有人也進出了不少次。每次都暢通無阻后,終于相信了,奔走相告之人甚眾。
“終于不用困在城里了,嗚嗚!”一位年輕的母親抱著孩子站在城門下,激動得淚流滿面。
她公婆死了,夫君為了給他們娘倆省兩口吃的,也躺在病榻上差點活不成,這幾天吃了點糧食才稍有恢復,現在終于有救了。
她的眼淚如同斷了線的珠子,滴落在孩子的臉上,也滴落在每一個旁觀者的心上。她顫抖著聲音說道:“我們終于可以出去了,孩子,我們終于可以出去了。”
兩年沒有出城了,如今終于可以自由出入,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城外的田地里看看:“明天開始我得出城,去把那幾畝地趕緊種上。”
一位老農抬起頭,望著天空中漸漸散去的烏云,眼神中滿是期待:“現在就是種不了糧食,先種點土豆蔬菜,好歹能熬過這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