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大一張柜臺后面站著個婦女,好像正在沽酒。她年紀也就三四十歲,臉上帶著歲月的痕跡,但眼神里透著精明和干練。
老板娘抬頭,看見盯著招牌沒有進來的幾個孩子,也不出來招呼,只是靜靜地觀察著她們。直到景春熙帶頭邁了進去,老板娘才出招呼道:“孩子們可是來吃飯的?自己找位置坐。吃飯吃面都行,豐儉由人。”
她的聲音很溫和,帶著一絲山城的口音,讓人感覺格外親切。
兩個大丫頭兩個小娃,看著臉很生,老板娘怎么看都不認為她們是來定桌的,想來就是飯點到了,想吃點東西隨便填飽肚子。
春桃馬上出道:“聽說你們飯館有能擺四五桌的大包房?”她的聲音清脆悅耳,說話干脆利落。
聽到這話,老板娘馬上鉆了出來,連柜臺都不看了,跟正在擦桌子的一個小二使了個眼色。小二立刻停下手中的活兒,走進柜臺。
老板娘連忙招呼道:“有的,有的,哪能沒有呢?就是辦喜事,院子也能擺個一二十桌的,都有地。”她的臉上堆滿了笑容,顯得格外熱情。
春桃馬上說:“那就帶我們看看。”。
“客官里面請。”
老板娘走到面前,滿臉堆笑,胖胖的,身材是山城慣有的矮,才到糖霜的肩膀上去一點位置。她微微彎著腰,做出一個請的手勢,帶著她們往后走去。
三間的鋪子,在山城已經算很大了,只是鋪子還是很短。后面還有個隔間堆了很多東西,應是擺放酒水雜物的。
往后走出去,就是個大大的院子。院子右邊有一排稍矮的木頭房子,半新半舊。
房子的門前就是個四四方方很大的天井,旁邊不遠還有一口井。井口被磨得光滑發亮,顯然是經過了多年的使用。井邊的青石板上還殘留著一些水漬,顯得格外濕滑。
看這格局,這排房子應該是飯館的廚房。廚房的屋頂上冒著裊裊的炊煙,還偶爾傳來炒菜的聲音,門口帶出一股飯菜的香味,讓人忍不住咽口水。
廚房建有游廊向兩邊延伸,下雨的時候,往前面的鋪子或是往后面的包房上菜,都淋不著。
游廊的柱子上掛著幾盞燈籠,雖然現在還沒到晚上,但也能想象出晚上點亮時的熱鬧景象。
這會兒天井的位置,有幾個比老板娘年長一點的大娘在清洗。那大木盆里都是雞鴨魚類,不少還是野貨。大娘們一邊洗著菜,一邊聊著家常,聲音不高不低,剛好能聽清楚。
她們的手在水里來回穿梭,動作熟練而迅速。盆里的雞鴨被洗得干干凈凈,魚的鱗片閃閃發光。
還有一個婆子正在井邊打水。她手里拿著一個木桶,輕輕搖晃著井繩,不一會兒就打上了一桶清澈的井水。
她把水倒進旁邊的水缸里,水缸里的水波蕩漾,發出“嘩嘩”的聲音。
旁邊洗了好多葉子菜,青翠欲滴,看起來格外新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