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吃了一餐的煎魚、燉魚、蒸魚、紅燒魚、魚粥、魚湯。第二天,沒到中午時分,就進了三明縣,這是進入閩江后的第一道關卡。
小蠻上來提醒即將經過關卡的時候,景春熙也正安靜地坐著,面朝窗口往前望去。她的目光透過微微泛著霧氣的船窗,仔細觀察著前方的景象。
前面的江面變得相對狹窄,遠遠可見江面最窄的一個位置,兩邊都有幾只木船排過來,船的大小參差不齊,船體都很陳舊。兩邊的船銜接的中間位置,橫亙的是兩個綁在一起的竹排。
竹排上綁著幾根粗大的繩索,繩索的另一端分別固定在兩岸的木樁上,顯然是為了防止竹排被水流沖走,也為了方便隨時松綁。
這就是所謂的江上關卡,木船和竹排綁在一起,顯然就是起到阻擋過往船只的作用。船只要想通過,必須接受檢查。
兩邊高高的堤岸上,光禿禿不見一棵樹木,跟前一河段樹木的郁郁蔥蔥明顯不同。
樹木被砍光了,兩邊分別建了一排木頭房子,曬的衣服在北風中任意飛揚,望上去,偶爾可見一兩個走動的人影。
這些木頭房子大多是用砍伐下來的樹木搭建而成,簡陋而粗糙。房子的屋頂上覆蓋著厚厚的茅草,墻壁上涂著一層薄薄的泥巴,用來遮風擋雨。
“小姐,您看,揮動旗子的是不是個人?”
小蠻和糖霜同時指向前面的竹排,小聲驚呼了起來。景春熙順著他們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竹排上出現了一個身影,正在揮舞著一面旗子。
“是衙差!”景春熙微微皺了皺眉,低聲說道。
原本空蕩蕩的竹排上,不知什么時候冒出個衙差穿著的人,這時候正朝他們的船揮舞著黃色的三角旗,旗上有一個黑色的大字,由于太遠看不太清。看到前方來船,本就守在舊船艙里的衙差才竄了出來。
看三角旗揮動的指向,應是勒令他們靠右停船。
順著衙差揮動旗子指向的方向,他們的船也減慢了速度,慢慢往右邊的堤岸靠了過去。船夫們熟練地操作著船只,調整著方向和速度,讓船平穩地靠近堤岸。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
即將停靠的堤岸位置,挖有一級級向上的臺階,臺階通往的堤岸頂端,另外建有一間小竹屋。這間小竹屋就是關卡的檢查站,是衙差們辦公的地方。
竹屋的墻壁是用竹子編制而成,屋頂也覆蓋著一層厚厚的茅草,顯得格外簡陋。竹屋的門口掛著一塊木牌,上面的字跡不清。
看到有船即將靠岸,從小竹屋里走出兩個人,他們不慌不忙地往臺階下走,身上穿的依然是相同的衙差衣服。這兩個人看起來都很年輕,大約二十多到三十歲的樣子,前面的那個年齡稍長,身材高大,皮膚黝黑,臉上帶著嚴肅的表情。
領頭的衙差,衙差服上繡著金色的花紋,略顯威嚴,必是頭兒無疑;后面的那個穿的雖然也是深藍色衙差服,卻是普普通通,沒有一點裝飾。他們的腰間都掛著一把長長的腰刀。
還在頂倉掌舵的老船夫,對站在他身邊的阿七說:“待會給他們一張通行條,只是您要小心些,今天看著有點古怪。”
老船夫的臉色有些凝重,他在這條江上行船多年,這兩年的遭遇,對關卡的情況非常熟悉,他能感覺到今天的氣氛有些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