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村長和屯長家的禮自然得景長寧親自去,他準備先去村長家。
老夫人在旁邊咕嘟:“別人家也殺豬,還送豬肉和排骨總是感覺有點奇怪?!?
王嬤嬤在旁邊笑:“這個老奴打聽過了,家家戶戶殺豬都是這樣的,你來我往地換著吃也熱鬧。
老夫人要不信,明天您跟老奴到榕樹下聽婆子媳婦們聊天,一準說的是誰家的豬夠肥夠大,誰家的肉更好吃。
就連誰家的糖糕蒸老了,不舍得多放糖都會說上一嘴?!?
老夫人不搭王嬤嬤的話,但是笑著趕景長寧:“去吧去吧,沒準換都不換,回禮直接讓你把自家的拎回來?!?
景長寧拎起那吊足有五斤重的肉,另一只手那塊排骨也有三四斤。想找個人幫拎那籃子糕點和粽子,卻發現連本家那幾個來湊熱鬧的小子,都被自家三個侄子叫走了。
村長和屯長家他們沒送糖糕,送的是那天從縣城買回來的糖餅糕點。
這時候,二郎慢悠悠地從二院出來,一副沒有睡醒但是不開心的樣子:“三叔今天怎么把我忘了?”
景長寧這才后知后覺,其實他的本意是讓大郎二郎一起去二叔公家,可能沒見到二郎的人就說漏嘴了。也幸虧剛剛二叔公家的幾個孫子都來了,現在已經跟著大郎回去,不然走那么遠的路拿那么多東西,大郎都扛不過來。
景長寧笑著示意一旁的籃子:“走吧,跟三叔一起。”
看到二表哥扛了一籃子糖餅糕點和粽子,粽子足有二十個還是挺重的,本就想幫忙,再看二表哥朝她勾了勾手,景春熙悄悄跟在后面。
不悄悄的肯定被小團子兩個盯上,到時候如果鬧著跟去,在別人家里吵吵鬧鬧的可就不好了。
景春熙自然想跟著,村子里最富裕又有讀書人的人家,她也想去看看有什么不同?
“我們一起扛!”一個籃子有兩個竹耳朵,景春熙一出去就幫二郎扛一邊。
一大包從縣城帶回來的糕點,加上那么多三角粽,又有一壇子京城帶出來的好酒,加起來也有個十來斤,兩個人扛就輕松多了。
這個時候已經臨近中午,村長家門前的人更多了,就是屋子里也多了不少人,今晚要一起吃飯的客人應該也差不多都到了。
“哎喲,景公子來了,我正想讓家里的小子也給你們送肉過去呢!快點進來坐,快點進來坐?!瘪R上就有人出來招呼,別人認得他,他卻認不出別人,景長寧只能笑笑。
景春熙注意看門口裝糖糕的大盆子已經空了不少,海碗里瓜子也見了底,應該是太忙,也沒顧得添上;也或者是客人都到了,也沒必要再往外送了。
“景公子,怎么給我們送那么多?”聽說景家來人,李村長也從堂屋走了出來,旁邊跟出來的還有幾個跟他差不多年紀的老人,也有兩個比他年輕的,看見景長寧兩邊手都拎了那么多,笑得更開心了。
景長寧手里拿著東西,也不好行禮,只是跟著笑:“知道村長家里也忙分不開身去,但再忙也得先讓長寧給您拜個早年?!?
“進來喝茶,進來喝茶。”一個年老的長輩抬手讓景長寧跨過門檻。
一個三十來歲的婦人連忙跑過來接過景長寧手上的東西,還連聲道謝,這應該是村長家的兒媳婦,村長也不介紹。
手一空,景長寧連忙行了個拱手禮,然后指著跟在后面的兩個人:“這是我家侄兒和外甥女。”
兩人手上的籃子又被一個婆子接過,二郎和景春熙也連忙像幾位長輩行了禮,還叫:“村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