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淮也拍了拍王猛的肩:“有事王兄、許兄、吳兄帶我一起商量便是。”
他雖這么說,王猛幾個卻下意識就偏向于王猛的說法。
他身份畢竟不同,光是楚家那些忠烈事跡,就足以讓幾人服他,更莫說這些大老爺們本就是誰強服誰。
事情就這么定下來之后,許青松就拿出自己這些天草擬的規(guī)章和幾人商議了起來。
謝知也被邀請參與其中,幾人商議了一整天,才差不多敲定了下來。
寨子里目前如今最重要的就是糧食和住所,其次是水源和防衛(wèi),最后才是武器。
所以他們根據(jù)這些任務劃分出了種田工人、蓋房工人、巡邏隊和挖礦工、煉鐵工。
寨子里只負責前半個月眾人的口糧,從后半個月開始,所有人就需要以工時來賺取工分,工分能用來換取寨子里的糧食和物資。
工分會隨著每種工種的難度有變化,多勞多得,但工時也有上限,禁止誰為了報酬不要命地勞動。
工分給的完全不吝嗇,哪怕是最簡單的巡邏隊一天的工分也能換取一天三頓的糧食,其他則遞增,最高干一天活,能吃四天飽飯。
水源他們雖然有些緊缺,但最主要的還是糧食問題,在紅薯沒有收獲之前,中間的糧食缺口,只能先用寨子里的一部分存銀去買。
至于原先平安寨的寨民,他們比外面人的待遇要好些,還能和從前一樣吃公家糧,直到把這一批當初從孫家撈出來的錢糧等額用完,他們才和其他人一樣一起賺取工分換糧。
從孫家撈的那些銀和糧等額全算成糧,也夠寨民們吃上至少兩三年的了。
規(guī)章一條一條敲定下來,最先要辦的就是要選出一批管理人員,然后才好方便去管理。
兩千六百余人被劃分成二十六個小隊,每隊選出一個隊長,再由隊長來每次傳達規(guī)章和制度。
這也不是個小工程,要先把所有人登記,再分隊,然后再選隊長,而且想競選隊長的人可多了去了,又得費一番時間。
明明是曠野,卻是一副熱鬧喧天的景象,寨子里也來了不少人幫忙,楚家的女人們也跟著過來忙前忙后。
她們之前本就有管理后宅的本事,此刻倒也能應對不少狀況。
選拔隊長之事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這邊單獨被圈畫出來用來制造機密物件的林區(qū)內(nèi),老楊已經(jīng)搭了四個燒窯出來。
耐火磚還沒燒,他就先按照謝知的要求,燒制了一個瓷坩堝和一根長陶瓷管出來。
“楚大夫人,這坩堝和瓷管又是干什么用的?”老楊雖說沒見過,但這玩意燒起來并不難。
他以為燒這個是謝知在煉鐵上有什么特殊技巧,但謝知只是神秘一笑:“回頭您就知道了。”
她燒瓷坩堝,當然是為了做玻璃了。
等玻璃做出來拿去賣,她就可以把空間里的那些錢過明路了,而且有了玻璃能做的東西就多了,什么望遠鏡還只是其次,用來做化學研究的試管、燒瓶、冷凝器等等才是重點。
老楊見她神秘兮兮的,也忍不住跟著皮了一下:“行,那老楊我就期待楚大夫人的大作了!”
謝知被他逗笑了,這個老楊,倒是個老頑童的性格,叫人十分喜歡。
不過他說的還真沒錯,玻璃在這個時代可不就是大作么。
老楊燒完坩堝,就帶著人開始專注燒制耐火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