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豹看著一臉羨慕神情的稽柵,笑說道:“不過是以人心換人心而已。”
稽柵感慨道:“不知道我匈奴,會不會有這樣的場景,會不會有你這樣的人物。”
“不可能!”
秦豹搖了搖頭,笑道:“匈奴要達到這樣,除非從制度上改變,否則永遠生不出真正厲害的人。”
稽柵愣了下道:“興國公什么意思?”
秦豹說道:“以匈奴游牧的特性,即便暫時出現一個厲害的人物,暫時能懾服所有人,卻因為制度的原因,無法變成中原王朝。”
“你要變革,就要效仿中原的王朝,從根子上改變茹毛飲血,兄終弟及,乃至于游牧的特性。”
“匈奴人定居下來后,興教育,培養人才。”
“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有了穩定的教育機制,才能培養更多的人才,才能讓他們為匈奴謀劃長遠,而不是今天在安西草原放牧,明天又在曼巴草原放牧。”
“可是,你們敢改革嗎?”
此話一出,稽柵臉色大變。他真的不敢去改革,匈奴也沒有人敢去改革。
這是革自己的命。
不劃算!
匈奴一代代的傳承,一直是逐水草而居,一直是兄終弟及。
繼位的人,可以繼承原本大單于的一切。當然,也有兒子繼承大單于的,可是連帶著父親的女人一起繼承。
這樣的制度早就深入人心。
要改革一切,要興辦教育,投入的太多太多,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稽柵笑了笑道:“興國公說笑了,匈奴維持現在的模樣就好,不需要什么改變。”
秦豹正色道:“左賢王跟我去咸陽,到了咸陽后,我讓人帶著你好好去逛一逛,見識下咸陽的繁華。”
“好,好!”
稽柵眼中迸射出興奮神色。
機會啊!
他早就聽說,咸陽的歌姬身輕體柔活兒好。現在去了咸陽,他也帶了足夠的錢財珠寶,自然要好好的感受一番。
不感受,豈不是白白浪費了機會。
秦豹沒有再管稽柵,回頭看了后面的百姓,依舊還有一些人,只是人越來越少,漸漸趨近于無。
遠離了永興城,他不需要再和百姓打招呼,也回了馬車中,和王采薇一起乘坐馬車趕路。
隊伍冒著風雪,南下往咸陽去。
……
咸陽城,皇宮。
天氣寒冷,宣武帝多數時候都在殿內烤火處理奏折。
前段時間,他曾感染一次風寒,昏睡了兩天才清醒過來,嚇了皇后和太子一大跳。
御醫診斷后的結果,說宣武帝是操勞過度,睡眠不足,以及上了年紀,加上外感風寒,風邪入侵,才會如此。
歸根結底,是上了些年紀,要養身體。
宣武帝一開始還記在心中,不怎么管朝廷的事情。可是習慣了忙碌的宣武帝,過幾天就閑不住了,開始忙著政務。
上午不處理政務,難受!
中午還得睡午覺,難受!
下午還得休息,難受!
宣武帝閑下來后完全不習慣,干脆又繼續處理政務。
拿著奏折,聞著筆墨的芳香,看著奏折上的內容,渾身上下哪兒都舒服,精神也發自肺腑的愉悅起來。
宣武帝看著關于永興城的一道奏折,說目前有許多的商人,紛紛往永興城匯聚,北方愈發的興盛。
宣武帝心中也歡喜。
互市貿易,不僅是賺錢,更要輸送無數的奢侈品去匈奴,讓北方的匈奴人習慣奢靡生活,不再有洶涌的斗志。
除此外最重要的一點,安排商人北上經商,借助頻繁的來往,一點點安插眼線,一點點培養更多心向涼國的匈奴人。
所以滲透很關鍵。
潛移默化中,培養了更多站在涼國一方的人,未來才能無往而不利。
宣武帝放下奏折,問道:“小秦什么時候回咸陽?”
太子回答道:“應該還要些時間。”
“前些日子,妹夫遇到匈奴左賢王派來的和親使團。當時匈奴大單于的女兒玉迦蠻橫跋扈,妹夫直接回絕,勒令匈奴大單于換人。”
“如今更換了人,重新送來咸陽和親。”
“目前來看,估計用不了多久,妹夫就會帶著匈奴的使團回來。”
“自此北境安穩,匈奴就不再是我們的威脅。”
“等下一步,涼國各地互市貿易鋪開,我們涼國有錢了,就可以進一步裝備軍隊,未來一定能東出。”
宣武帝眼中也掠過精光,贊許道:“一定要東出,一定要一步步崛起。我涼國,不應該被拘束在這里。”
太子繼續道:“小秦回來的時候,匈奴使團也會抵達,需要完成和親的安排。”
“兒臣挑選的宗室,是晉王叔的兒子王玄茂。”
“王玄茂是晉王府世子,為人低調,性情謙和。”
“晉王叔本身不慕名利,從來不主動摻和政務,晉王府世子迎娶和親公主,應該是最合適的。”
太子說道:“請父皇決斷。”
晉王名叫王承恩,是宣武帝的十三弟,出生時早產,是個早產兒。
小的時候王承恩體弱多病,很瘦。
長大后,也沒什么存在感。一直以來,王承恩都是個小透明,沒有介入政務,只是玩弄花草鳥兒,不管朝廷的事情。
宣武帝登基后,才封王承恩為晉王。
這樣的人不會影響朝政。
宣武帝心中權衡,說道:“你覺得王玄茂合適,那就安排。”
太子說道:“多謝父皇。”
宣武帝想著朝中的事情,繼續道:“永興城的互市貿易成了,下一步在西域,以及南方和巴蜀,都要好好安排。涉及周朝的互市貿易,也要小心安排,周朝雖然衰敗,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能放松警惕。”
太子笑道:“兒臣明白!”
宣武帝眼神微冷,沉聲道:“對彭源的調查,進行得怎么樣了?”
自從彭源出手為難秦豹,以及查到彭源指使徐家勾結匈奴,宣武帝就在著手調查情況,要把彭源拿下。
太子眉頭皺起,說道:“父皇,調查彭源的事情進展緩慢,一直沒有取得實際性的突破、”
宣武帝問道:“怎么說?”
太子回答道:“彭源雖然不斷納妾,卻潔身自好,并沒有涉及貪污受賄,也沒有作奸犯科的事情。”
“彭源在外面的形象,尤其在士林中的形象很好。很多人都認為彭源兩袖清風,是士林楷模。”
“總之,黑衣衛的調查不順利。”
“兒臣從彭源的身上找不到機會,已經轉變方向,正在調查彭源的兒子。”
“彭源膝下的幾個兒子,都不怎么成材,經常遛狗斗雞,流連青樓,為了爭奪花魁還有一擲千金的事兒,頗為放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