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戰船沿著長江出海口,駛入茫茫的大海。
好在都是南方的士兵,對于坐船倒沒有那么多的不適。
藍太平站在甲板上,此時天蒙蒙亮,太陽就要越出海平線了。
此時,那群淮西二代還在船艙酣睡。
昨夜這幫家伙喝了一宿,那股興奮勁溢于表。
藍太平并沒有掃他們的興,而是跟他們喝了幾碗,席間跟他們描繪著封侯拜將的場景。
這直接把宴會推向了高潮,紛紛表示聽從他的安排。
藍太平并未指望他們能建功,只是覺得有點對不起這些兄弟。
說白了,把他們拉過來看的是他們身后的勢力。
他人雖然不在京師,但是這群淮西勛貴的兒子都在自己手里。
別怪他這招有點陰狠,心地善良是玩不轉官場的。
淮西勛貴是個集團,江浙文官集團也是個集團。
那么之所以能夠聚在一起成為集團,是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利益。
同理,集團也會因為利益而分崩離析。
就如同當初打江山時,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大哥朱元璋南征北戰。
為啥呢?
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目的,將來有一日可以共富貴。
現在江山穩了,朱元璋跟勛貴之間的利益相悖了。
所以,才有了殺功臣這一說。
他們的利益不一致了,這個集團也就走到頭了。
這次藍太平終于見識到朱元璋的可怖,翻手為云覆手為雨,談笑間就讓他們父子從上風處陷入這“絕殺局”。
他必須把能團結的力量,全部綁到自己這輛戰車上,這樣才能夠多一絲勝算。
九月中旬的晨風已然有些冷,站在甲板上的藍太平裹了裹披風。
“少將軍,清晨的海風還是有些寒冷。不如進倉內喝口熱茶,暖暖身子吧。”說話的是水軍右衛的指揮使張榮。
“張大人,你說咱們大概幾天能到遼東呢?”
面對藍太平的詢問,張榮答道,“少將軍,現在西南風還有幾日就要停了。以屬下之見,差不多需要十日。”
藍太平心中盤算,那到了遼東半島就得九月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