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他也不做停留,起身抱拳行禮后隨即返回江西學子那桌。
藍太平看著他回去后立刻融入那群學子中,忍不住佩服這劉三吾的兒子果然是混官場的料。
他從懷里掏出幾塊碎銀扔在桌子上,然后背起還在酣睡的楊榮朝著樓下走去。
劉諤則用眼瞟了下桌子上的碎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他現在太缺錢了,整日的花天酒地令他爹大為震怒。
直接命家里斷了他的錢財,這讓他極為難受。
所以他才想出通過賣考題這個辦法,來掙些銀子供自己揮霍。
一直回到府中,楊榮都沒醒過來。
藍太平有些后怕,沒想到這家伙的酒量竟然這么差。
還好他喝醉了直接睡,這要是那種酒品不好的,喝醉后耍酒瘋再說出幾句實話來。
讓那劉諤起了疑心,那他的計劃就全白費了。
他不禁感嘆運氣真好。
本來還在想如何跟劉諤套近乎,這下好對方直接自己送上門來。其實他一直懷疑南北榜案劉三吾有徇私舞弊,不然怎么可能上榜之人都是南方學子呢?
但是朱元璋下旨徹查后,發現考卷并沒有問題。
那么問題出在哪呢?
大明的科舉考試也是提前把出題考官圈起來,直到考試完成才會把他們放出來。
這和后世是一樣的,于是藍太平突然想到一個詞“押題”。
有名的教育專家在教學時,會把一些題目標上重點令自己的學生好好研究。
一旦這些專家被抽去給學子們出題,那么他們就會拿自己事先給學生交代好的題目,作為本次大考的考題。
這就是所謂的事先押題。
雖然每次科舉都是幾位考官出一個題庫,再由主考官和副主考官抽出三道題進行考試。
但是朝堂上的文官基本都是江浙人士,如果他們給自己子弟提前押題,那么他們所在地區高中的概率就會高很多了。
而劉三吾為文官之首,只要他愿意,提前把幾位考官的押題弄到手并不是什么難事。
就看他兒子劉諤那整天花天酒地的樣子,怕是院試和鄉試也是如此這般過來的吧。
想到此處,藍太平終于露出了笑臉。
看來劉諤要賣的“貨”,絕對是貨真價實。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