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兄放心,一點問題不會有。”
“首先,咱南方學子就是比北方學子強。這一點,不容置疑啊。”
“北方才過幾天安生日子?那前元統治時,北方人吃飯都成問題還讀什么書啊。”
“反觀咱們南方則受戰亂的影響較小,而且書香世家大多都在南方,教育底蘊絕不是北方人能比的。”
劉諤自信滿滿的說道。
“可是此事影響甚大,是否真的有考官偏袒之意?”
楊榮拋出自己心中的疑問。
“這個很難說。首先考生的信息都是提前糊上的,而且都有專門的人謄抄考卷。”
“這方面想偏袒基本不可能,但是如果類似你我這般的就難說了。”
劉諤邪魅一笑的說道。
“難道劉兄還賣與他人了?”
面對楊榮的問話,劉諤一臉為難的說,“這個自然不能與仁兄說,但買答案的就仁兄你一個。”
其實這并不奇怪,大家都是舉人了。那四書五經,經史子集早都爛熟于心了。
只要提前給他題目,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必然能炮制出一篇高水準的文章。
“按劉公子的意思,難道上榜的基本都買了你的考題?”
藍太平忍不住插嘴問道。
“不是,不是。”
劉諤忙否認。
“其實南北學子實力差距是一部分,最主要原因還是南北學子做文章的風格有著明顯不同。”
“南方學子文章風格偏含蓄,北方學子文章風格偏豪放。”
“那些考官只要掃一眼,就知道試卷的主人是哪里的。”
劉諤意味深長的說道。
雖然他沒有往下說,但是藍太平和楊榮已經明了。
劉諤也是有點得意忘形了,忍不住透露了一些內幕消息。
藍太平跟楊榮上了岸,鉆進馬車往回走。
“單憑這些推測,也難以確定這些考官有問題。”
楊榮坦說道。
“哼,不確定?這里面問題大了。”
藍太平冷笑著說。
“如果按照劉諤的說法,那單從考卷上是查不出來問題的。”
楊榮也承認藍太平的說法。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