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帥帳內,藍太平眉頭緊鎖。
他意識到一個問題,在大明當兵并不是一件值得榮耀的事。
哪怕他的三大營,給予極高的軍餉也不行。
因為在大明朝,你一個軍戶出身的士兵,在地位上還不及民戶出身的百姓呢。
如果和那些讀書人相比,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特別是那些邊防衛(wèi)所的將士,不但時刻面臨敵人來襲的風險。
還吃不飽穿不暖,還要被軍官壓榨。
這樣的士兵,你跟他談榮譽感,責任感這都不現實。
“你說說,為什么當兵?”
低著頭的陶潛一愣,本以為藍太平會開口訓斥,結果他卻問自己這樣的問題。
“回國公爺,屬下是軍戶,不得不當兵。”
陶潛尷尬的說。
“問題就出在這,強扭的瓜未必都甜。”
藍太平指著他說道。
“要讓天下的年輕人以當兵為榮,以成為大明的士兵而自豪,要讓他們有責任感和使命感。”
藍太平的話,直接讓陶潛傻眼了。
這國公爺不是腦子壞掉了,大明朝軍戶的地位十分低下。
老百姓嫁女兒,都不愿意嫁到軍戶家。
因為大明的士兵軍餉極低,一月只有一石米,還會被克扣。
而且軍戶的男丁在成年后,很可能要去離家?guī)浊Ю锿獾牡胤饺ナ呁吞铩?
在大明朝這種交通不發(fā)達的時候,幾千里外全靠腿走。
弄不好,就死在路上了。
即使到了戍邊的地方,邊境地區(qū)往往都是蠻荒之地。
內地的士兵很多適應不了當地的水土,許多士兵因此生病甚至丟掉了性命。
誰家愿意自己的女兒嫁過去吃苦受累,弄不好還容易成為寡婦。
大明的士兵能不當逃兵,就已經是燒高香了。
“國公爺,這太難了吧。”
陶潛面露難色。
“難也要辦,就從本國公的三大營開始。”
“給本國公當兵,那么他們的地位要跟那些讀書人一樣高。”
藍太平斬釘截鐵的說道。
一旁的陶潛抿著嘴,粗獷的臉上表情既有痛苦又有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