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獄長離開后,陳易也準備去落實讓外國陰魂回歸國土的事;臨走時,陳易對著負責看守此處的陰差們,鄭重其事地叮囑道:“你們務必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好生看管此地。”“但凡這些受害者提出需求,只要是合理范圍內的,都要竭盡全力去滿足他們。”“他們想在這里待多久就待多久,若有離開這里再世為人的,也要安排他們優先排隊。”囑咐完這些后,陳易才離開,徑直朝著閻羅王所在的宮殿方向行去。沒過多久,陳易便來到了閻羅王殿前;只見他輕輕推開大門,大步流星地走了進去。剛剛在座位上坐穩,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閻羅王已然笑容滿面地從旁邊取出了一壺香氣四溢的美酒;并打趣道:“怎么?今日特意前來找本王,莫不是專為了慶祝那第十九層地獄之事?”陳易接過酒壺給閻羅王倒上,然后說明了來意;閻羅王卻板起臉來,佯作生氣道:“你這小子,果然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陳易嘿嘿一笑,拿起杯子敬酒道:“哪能啊,小子一有事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閻君,還不證明您在我心中的分量?”“自從進入地府以來,閻君時常提點,處處庇護,如此情誼小子一直銘記于心。”“說句厚臉皮的話,陳易一直將閻君視為知己。”“所謂千金易得,知己難尋啊~”閻羅王聽到這話,臉上終于露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他端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然后緩緩放下杯子說道:“屬你能說會道。”說完,他稍微沉思了片刻,接著開口道:“也罷,你所提及之事確實也是正事一樁,本王這就召集其余九位閻王前來一同商議。”沒過多久,諸王便陸陸續續地來到了殿中;待他們到齊之后,陳易站起身來,將自己的想法詳細地講述給大家聽。聽完陳易的陳述,最先做出回應的是平等王;只見他輕聲說道:“實不相瞞,這件事情本王此前也曾隱晦地向五方鬼帝提起過。”“但當時西方鬼帝以從未有過這樣的先例為由,直接將此事駁回了。”陳易聽聞此,不禁冷哼一聲,什么叫做沒有先例?分明就是他們懶得去管罷了!想到此處,陳易決定著重強調一下這些外國人的特殊身份和貢獻;他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說道:“當初咱們民族正處于風雨飄搖之時,這些外國友人不遠萬里來到此地,義無反顧地伸出援手幫助我們。”“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最終他們不幸將性命留在此處,難道我們不該想辦法把他們送回到自己的故鄉嗎?”“于情于理,這都是我們應當做的呀!”陳易話音剛落,諸王們紛紛交頭接耳起來;一番討論過后,諸王們皆微微頷首,表示贊同陳易的觀點。陳易接著說道:“雖然以往沒有先例,但可開此先例,諸王以為如何?”泰山王開口道:“既然大家皆無異議,那我們便聯名向五方鬼帝請旨吧。”雖然十殿閻羅權力不小,但涉及國與國之間的邊界,還是需要請示上方才行。為什么陳易不直接去找酆都大帝呢?因為有的事情,還是要走流程;不能總是越級找大領導,偶爾找找大帝還行,老是在他老人家面前晃悠,大帝也會煩的。很快,一道折子就被送往了五帝宮中;諸王也沒有立即離開,而是在殿中喝茶等候批復。就在這時,陳易也將心中另一個存在很久的想法提了出來;“最近我收到很多告陰狀的,你們有嗎?”幾位閻王點了點頭,表示確實有不少。陳易見到眾人的反應后,不慌不忙地接著說道:“世間總有那么一些人,壞事做絕、喪盡天良,可偏偏由于自身的壽數冗長,可以逍遙法外,長長久久地活在世上。”“這種現象難道不是極大的不公嗎?”“雖說天庭有神只能夠監察人間善惡,但華夏大地廣袤無垠,難免會出現些許疏漏之處。”此時,都市王面帶微笑,饒有興致地望向陳易:“那么依明佑王所見,有何高明之策呢?”陳易擺了擺手,回應道:“高見我倒是不敢當,只不過心中確實存有一個大致的構想罷了。”“既然咱們手中掌握著生死簿,能夠清楚了解到每一個人的善惡行徑,那為什么不在這些人活著時就給予相應的獎賞或者懲處呢?”“打個比方,如果某個人本來注定擁有八十年的壽命,然而他品行惡劣、作惡多端并且屢教不改,那我們是不是完全可以考慮適當地削減他的壽命?”“相反,如果有個短命之人,但他卻是個實打實的大善人,樂善好施,那么給他適當延長一些壽命又有何不可呢?”“這樣一來,現世中的因果報應將會大大增加,而來世再去清算的情況則相對減少。”“如此行事,能讓那些為善者得到及時的回報,令行惡者盡快受到應有的制裁,豈不快哉!”楚江王聞目光奇異的看向陳易;“其實此類事情地府也有在做,但礙于不得插手活人因果所以真正實施的并不多。”“此事一旦全力推行,有許多細節需與天庭相關部門溝通,也非易事。”非易事?易得很啊!陳易去溝通不就行了?正好天神分身手里有賞善罰惡的金冊,和地府的生死簿結合起來,做這事簡直不要太容易!如此一來,天上地下的辦事效率都能提高很多,無論天神陰神也能騰出手去做更多的事情了~就在諸王激烈討論時,五方鬼帝傳來旨意,宣十王覲見;十位閻王立刻起身,朝五帝宮殿趕去。進殿行禮之后,東方鬼帝便看向諸王;“此事,是你們誰先提出來的?”陳易立刻站了出來:“是臣~”神荼微微一笑:“果然是你。”“此提議甚好,多年來,我華夏大地上其實容納了不少異國亡魂。”話還沒說完,就被西方鬼帝打斷道:“此事斷然不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