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點頭道:“沒錯,如此就可以斷定圍殲徐盛的漢軍主力并未從走廊撤退,而是準備翻山回去。”
“翻山的原因很好理解,怕進入走廊跟咱們撞上,漢軍從大末趕到這里二三百里,而且是來追擊徐盛防止徐盛撤離的,因此速度肯定特別快,短時間內(nèi)跑數(shù)百里是個人都會累,也就是說漢軍殲滅徐盛的同時自已也變成了殘兵疲兵,若原路返回沿著走廊撤退并跟咱們撞上的話可就慘了,所以關(guān)興選擇了從山中撤退。”
“山中地形復(fù)雜,隨便找個路口就能擋住咱們?yōu)榇筌姞幦〕冯x時間,表面上來看確實安全,但關(guān)興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翻山會嚴重影響行軍速度。”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咱們跟漢軍同時從這里出發(fā)趕往大末,咱們走大道他們翻山,在沿途都沒阻擊的情況下,你覺得誰會先趕到大末?”
周魴想都沒想便答道:“那肯定是咱們啊,走廊平坦山路崎嶇,崎嶇不說可能還要繞圈,路程超過走廊一半不止,咱們沿著走廊到大末頂多二百里,他們在山里繞來繞去可能就得三百里。”
陸遜說道:“沒錯,而且漢軍還帶著傷兵,這群傷兵會再次拖慢漢軍的行軍速度,也就是說咱們都趕到大末了漢軍還在山里爬坡呢。”
“若將大末換成玉山呢,咱們?nèi)舯葷h軍主力提前趕到玉山,是不是就可以南下進入武夷山,跑到漢軍前面將漢軍擋住?”
周魴眼前一亮連忙問道:“大都督是想將漢軍擋在武夷山從而全殲?”
陸遜思忖道:“全殲漢軍怕是有些妄想,但若讓殲滅徐盛的漢軍從容撤回大末可就是我陸遜的失職了。”
周魴迅速在腦中模擬了下情況,驚喜說道:“大都督之有理,漢軍之所以從山中撤退是因為他們覺得隨便找個路口就能擋住咱們追擊從容撤離,這事反過來也是一樣,咱們隨便找個路口同樣可以擋住漢軍,將漢軍堵在山中讓他們無法順利回到大末。”
“漢軍來的倉促,攜帶的糧草必然不多,只要擋住三五天陣型就得亂,但這么做的話得提防漢軍原路返回,從這里殺出堵住咱們退路。”
陸遜說道:“沒錯,承淵你別跟著我們跑了,再給你三千人,守住這道缺口防止?jié)h軍再從這里殺出。”
“子魚你去后方押運糧草,咱得多備些糧草,若漢軍真穿插到咱們背后堵住咱們退路,咱們的糧草就必須多過穿插漢軍,這樣等漢軍糧草消耗完了自然就退了。”
“再通知諸葛瑾一聲,讓他鎮(zhèn)守余汗的同時派兵巡視走廊,盡量保持走廊的通暢。”
做完這些,陸遜一改之前的散漫,率軍用最快的速度趕往玉山。
若他所料不錯的話,目前駐守玉山的應(yīng)該是跟丁奉擦肩而過的數(shù)千漢軍以及殲滅韓當之后撤退休整的漢軍,這支漢軍剛跟韓當大戰(zhàn)一場戰(zhàn)力肯定不強,自已極有可能輕松拿下玉山。
拿下玉山之后既可以進山阻擊正在撤退的山中漢軍,還可以一鼓作氣迅速趕往并攻下大末,然后掉過頭來從容收拾殲滅徐盛的山中漢軍。
危機危機,危險跟機遇往往都是伴生關(guān)系。
比如現(xiàn)在,關(guān)興雖然滅了韓當徐盛,卻也將漢軍全部變成了疲兵且分成了兩部分,自已若能抓住機遇逐個擊破的話瞬間就能逆風翻盤反敗為勝。
陸遜知道這是自已唯一獲勝的機會,也知道戰(zhàn)機稍縱即逝,因此不敢怠慢用最快的速度殺向玉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