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反應(yīng)是指責(zé)外界。
賴他不好,她不好,它不好,反正不賴自已。我是受害者,我怎么這么倒霉。
一旦開始指責(zé)外界的時候,就放棄了自已人生的主動權(quán)。”
“也就是說,除了穿著臟衣服去見客戶,或者約客戶改時間,還有其他選擇?”陳總問道。
“嗯,為什么我會被這個拿咖啡的孩子撞到。
因為,是我,選擇了在這個時間,用這個速度,走了這條路。
但凡有一個條件沒選準,就不會被這個孩子撞到。
也就是說,是我,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選擇了這個結(jié)果。
如果這些無意識的選擇,我們不容易改變,我們還可以有意識的做一些選擇。比如,帶一件備用衣服,以應(yīng)對突發(fā)狀況。
嫌麻煩,決定出門不帶備用衣服,這也是自已的選擇。
我被潑了一身咖啡,我可以選擇氣急敗壞,也可以平心靜氣。
面對突發(fā)事件,能不受影響的去見客戶,這種氣度或許更能獲得對方的欽佩。
如果你沒受此事影響,但客戶受影響了。他不能接受這種突發(fā)狀況,最終導(dǎo)致合作沒談成。
這種格局的客戶,即便是損失了,也未必是壞事呀?”
陳總和阿茵恍然大悟的不斷的點著頭,其他人若有所思的蹙著眉。
我靜靜的給大家一段時間思考。
在靜默中,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一個小笑話兒。
說男男女女在一起時,能很合拍的玩鬧,那不一定是愛情。
但安安靜靜的什么也不干,只聽著彼此的呼吸,就感覺到很幸福,那確定就是真愛了。
靜默的力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