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端午節了,本章是單獨加的一章,與本書其他章節無關聯。但與人體風水有關聯,故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有記載一種“神水”。
原文是:“金門記云:五月五日午時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瀝取為藥。”
特別提到了時間:五月五日午時,也就是端午節的午時。
李時珍說:“水為萬化之源,土為萬物之母。”
先講水,后講土。
我們平時說的飲食飲食,也是先飲,后食。
李時珍認為:論藥之前先論水。
水就是藥,并且是“百藥之王”。
在《本草綱目》里,有一個稱之為“神效”的偏方,是治療不孕不育的。
記載:“立春雨水。夫妻各飲一杯,還房,當獲時有子,神效。”
原理是:“……春升生發之氣,故可以煮中氣不足、清氣不升之藥。”
“一年二十四節氣……水之氣味,隨之變遷,此乃天地之氣候相感。”
關于水的神奇之效,除了咱老祖宗的眾多記載之外,國外近些年,也有臨床實驗上的突破。
1973年的諾貝爾獎得主,約瑟夫森提出,結構化的水可能具有“分子記憶”的特點。
心理學家加里·施瓦茨,根據臨床和實驗室研究結果,明確提出:不但大腦有記憶力,心臟也有記憶力,所有的活細胞都有記憶力。
器官移植患者,會“繼承”器官捐獻者的部分記憶,比如喜好,性格等,甚至還有更玄的事例。
他因此,提出了“細胞記憶”理論。這是因為,水具有記憶力。
那五月五日午時的水,又有什么特殊之處呢?
提到午時,我們先復習一遍掌中訣,打開左手,畫上掌中訣。(評論見圖)
左邊為東,為春。
上邊為南,為夏。
右邊為西,為秋。
下邊為北,為冬。
12生肖里的午馬,位于中指的指尖,為夏天,五行屬火。
代表夏天的三個地支分別是:巳,午,未。
午,是陽氣的極致。
端午,端是開端,意味著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候開始了。
午時水,又稱“純陽水”、“龍目水”、“極陽水”、“正陽水”。
正陽水,能夠有效提升人體“陽氣”,具有止瀉、凈身、消除四肢無力等多種功效。
民間認為,正陽水,充滿正氣,“制陰癥”效果卓著。有助于凈宅除瘴、解毒除疫,驅邪避兇,還有化煞、旺財之功效。
一些地區還流行用正陽水作泡浴、洗眼、飲用進補、做藥、寫符等。
從氣候上來說,端午節這一天之后日漸炎熱,蚊蟲蒼蠅滋生。
從歷法上來說,農歷五月,被稱為“惡月”或“百毒月”。從端午開始,之后有九天,是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九毒日」,身體里積聚了半年的“熱毒”,會在這個時間發出來。
在養生上,端午這一天是「九毒日」的第一天,處在熱毒的,正是治愈它的最好時期。
更有諺語道:“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鹙”,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下面,我們詳細說一下,正陽水怎么做。
首先,雨水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