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現場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本輪試題的難度直線上升。
    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分辨多少文物是真的,那真是很考驗修復師鑒寶的能力的。
    作為一名修復師,本身的實力就不能只會修復,還要學會鑒寶。
    不能辛辛苦苦修復完一件文物,最后發現是個贗品,這樣的事情在科技不發達的以前還是常有的。
    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這種事情已經少了很多。
    姜若喬在主持宣布觀察開始之后就一直盯著這些文物看,不能用手觸碰這個條件其實對他們來說不算特別苛刻。
    因為很多剛出土的文物都是不能直接觸碰的,怕有什么影響會使文物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常年和文物打交道的在場選手基本都把這個規則漠視了。
    很快五分鐘的時間就到了,主持人宣布參賽選手回到位置上開始作答。
    作答的時間不限,只要寫完之后將題板扣在指定區域就行。
    這樣一來第一輪的比賽就算這位參賽選手完成。
    觀察完之后的姜若喬拿著題板定了好一會兒才將自己的答案寫下。
    一氣呵成的寫完,干脆利落的放下題板,姜若喬站回選手區待定。
    觀察結束后十幾分鐘,所有的選手才做大完畢。
    最后一名選手將題板放在指定區域后,計時結束。
    此次比賽還采用計時制,若是選手出現答案相同的情況,那么就看誰用時嘴短。
    選手全部回到待定區,主持人開始一一揭曉文物真偽。
    “這是第一件,我們來看裁判給出的答案——”
    “真的!”
    “好的,我們第一件文物是貨真價實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