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耕者有其田,讓閑者有事做,讓每個人都有一技之長,讓百姓從土地中脫離出來。
這句話,前半句梁帝太熟悉了,這也是他為何要徹底鏟除世家的最重要原因。
大梁的土地,八成集中在世家手中,這樣怎么能做到耕者有其田呢?
他這樣做了,想憑借著秘密訓練的強大新軍實現這個愿望,只是結局并沒有按照他所想的那般。
這讓他也懷疑,難道耕者有其田只不過是空中樓閣?
要不然,為何世家造反,卻能得到這么多百姓的追隨呢?
難道百姓們不想要屬于自己的土地嗎?
他百思不得其解!
聽到這一番話,他突然明白了!
眼下的大梁,百姓們大多沒有土地,所以只能依存在擁有土地的世家,才能養家活口的生存。
世家們造反了,作為依靠世家存活的百姓,不得不追隨著,否則連活命的機會都沒有了。
倘若能像沈安這般,讓沒有土地的人,從土地中脫離出來,能通過手藝等活計生存下去的話。
土地問題便迎刃而解了,因為世家霸占著那么多土地,卻沒有人耕種的話,土地也便沒有了價值,也就不會出現土地被兼并的情況。
而手藝活在世家所在的地區能存活,換個地方也一樣能生存下去,也不用擔心離開了世家的土地,便無法養妻活兒。
沈安啊!沈安!
你又給朕上了一堂課啊!
原來千百年來,儒家士族一直強調的勸課農桑,抑制商賈,是錯的啊!
梁帝感觸頗深,長嘆了一聲,欣慰地拍了拍皇甫胤善的肩膀:“很好,你學到了不少。”
對于梁帝發自內心的夸贊,皇甫胤善自然明白,其實夸的不是他,而是沈安。
他謙虛地拱了拱手,趁著機會上諫。
“父皇謬贊了,兒臣只是照貓畫虎,學了個皮毛。不過兒臣以為,如今土豆高產,解決了糧食問題后,父皇不論是東遷還是重掌乾坤,日后第一條國策,便是效法沈安,建立學院。”
“以朝廷和各地官府為名,開辦官學,不僅教授識文斷字,也開設各種技術學堂,同時免除百姓學費。”
梁帝深以為然,只是他卻又搖了搖頭。
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他要面臨好幾個非常重大的問題。
首先,國庫能否拿出這么多錢糧開辦免費的書院。
其次,沈安培養了那么多的手藝人,他能開辦各種工廠,將所有人都安置好,朝廷卻未必能做到。
還有,誰來負責教授技術呢?
要知道現在的工匠,大多都是父傳子,很少對外收徒的,否則豈不是把自己的飯碗拱手讓人?
他道出了心中的難題,臉上露出苦澀的笑意。
皇甫胤善卻不以為然的說道:“父皇盡可放心,錢糧問題沈安采取的是公營商鋪,回收民間銀錢,這種模式,朝廷盡可照抄不誤。”
“至于安置手藝人,其實也并非難事。鐵礦、硝石礦、石炭礦等礦場便能安置大量的人,而且因此衍生出來的運輸,也需要大量的人手。”&l-->>t;br>
“而所產出的礦產,既可以就地消化,也能與沈安做交易,再從沈安哪里買來成品,如此的話,又有大量的運輸、貿易人員可以獲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