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聲停,陸璃笑著夸贊,"姑娘家能敲出這么震撼人心的鼓,著實罕見。"
"去將龍紋佩取來。"陸璃看向太監(jiān)啟唇。
見應(yīng)付了過去,戎國的使臣長舒了一口氣。
場上的氣氛稍稍活絡(luò)了一些。
"戎國已經(jīng)展示了,楚國和溱國的使臣,莫不是要等催促"
李易抿著酒,目光掃向楚國和溱國的坐席,驀的開口。
剛活絡(luò)的氣氛,立馬又僵了。
可以的話,使臣們想把陸羽的嘴堵了,當(dāng)然,要能宰了,就更好了!
"公主。"
楚國的使臣,輕喚襄瑜公主。
相較于戎國和溱國,楚國這方人數(shù)最少,原因嘛,大部分還被關(guān)著,眼下,只放了幾個出來。
襄瑜公主輕抬眸,還真是什么事都被裹挾,無法由己。
款款起身,襄瑜公主看向陸璃,"娘娘,襄瑜愿獻上錦繡山河圖。"
"去準備。"陸璃讓人取來筆墨紙硯。
李易閑閑的瞥著作畫的襄瑜公主,如此看,當(dāng)真氣韻十足,氛圍感拉的滿滿的。
美人如玉,風(fēng)華絕代。
但誰能想到,就這么個靜的不能再靜的姑娘,會拿針扎人!!!
"公主"
所有觀望的人中,唯有溱國最是煎熬。
他們來大乾的隊伍里,最為尊貴的人物,就是寧汐公主了。
戎國和楚國,推出的都是女子,他們總不好特例。
"本宮并不擅琴棋書畫,若上去,只會貽笑大方。"
"此行不是帶了白玉棋具,就把那個獻上去吧。"梁寧汐從蕭清月身上收回視線,淡淡道。
使臣們互相看了看,也只能如此了。
襄瑜公主畫完,太監(jiān)略等了片刻,待墨跡干了,他們上去把她的畫作展開給陸璃等人看。
要說畫畫,確實是襄瑜公主的特長。
一副錦繡山河圖,栩栩如生,里面的景恍若真在隨著風(fēng)動。
陸璃緩緩起身,從上首下來。
李易目光掃向周邊,防止有人會暴起對陸璃不利。
在畫上觀賞了一會,陸璃贊賞的點頭,"你這畫技,同齡人中,能與你相較的,怕是拿不出幾個。"
"全德,去取風(fēng)鳴玉環(huán)來,贈與襄瑜公主。"
"謝皇后娘娘。"襄瑜公主施了一禮,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戎國,楚國都表演完了,剩下的,就是溱國了。
面對眾人看過來的目光,溱國使臣那叫一個臉熱,見梁寧汐沒有起身的意思,他們只能硬著頭皮朝陸璃作揖:
"皇后娘娘,此行我們特備了一份禮,以白玉制成的棋子,觸手溫潤,正適合皇后娘娘把玩。"
"過來的匆忙,一時沒法帶上,等回去,我們便叫人送進宮。"
"戎國的阿茹娜,楚國的襄瑜公主,都獻上了自己的才藝,你們溱國,就一副棋具,這誠意,可不行啊。"李易湊熱鬧般的說道。
要說破壞氣氛,還得李易,現(xiàn)場頓時凝住了。
"罷了,我們大乾最不喜強人所難。"
李易突的笑著開口,笑聲清朗,再好說話不過的樣子。
"我瞧你們寧汐公主,極是合眼緣,金秋盛會后,就別急著回去了,且多待些日子。"李易揚起嘴角,帶著幾分意味道。
"這……"
>t;溱國使臣面色難看,待在大乾,朝不保夕,他們恨不得即刻就能離去。
偏偏形勢又由不得他們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