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公子請說!”
  &nbsp-->>; “征兵制的成效,大人應該已經看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背后的危害,大人恐怕還不知道吧?”沈安問道。
    “愿聞其詳!”
    此時的公孫度就好像一個求知欲極強的學生,拱手立在沈安身旁,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按照現在的征兵制度,都是就地選拔,就地駐扎,就地補給,雖然這免去了許多麻煩。”
    “但這種情況下從將軍到士兵都是同鄉同黨,難免會出現結黨的情況,畢竟誰都有鄉土之情?!?
    “所以,我建議大人可以向天子請奏,在接下來全國推廣的情況下,把所有兵源打亂,分配到各地?!?
    沈安的話有些超前,公孫度聽著有些懵。
    無論是以前的募兵制還是府兵制,都是就地招募,就地成軍。
    哪里聽過兵源打亂這種說法?
    “該如何打亂呢?”公孫度不恥下問。
    沈安也能理解對方的疑惑,畢竟新潮的東西,大多數人第一時間都接受不了。
    更何況這種思想,超前的可不是一點半點,而是上千年。
    他邊走邊說,耐心的解釋起來。
    “很簡單,比如廣南府今年征兵五百人,便將這些士兵,以十人為一組,分別安置到其他各府的新軍之中?!?
    “總而之,就是一句話,讓士兵遠離故土,分散從軍!同時設立士兵輪換制度,以五年為期,持戈校尉以下便退出軍武!”
    他把上輩子職業軍人那一套,照搬照抄了一遍。
    公孫度也是個聰明人,這里面的好處,不用沈安繼續講下去,他也能瞬間領會。
    雖然異地從軍,會增加朝廷多少輪輸轉運的麻煩,但這和軍隊的穩定相比,算得了什么?
    士兵輪換制度更是一絕!
    這等于每五年,便可以將大量擁有豐富訓練經驗的士兵,隱藏在民間。
    一旦發生舉國大戰,前方兵力耗盡的時候,便可以源源不斷的從民間獲得大量優質的兵源!
    公孫度猛地一拍大腿,情不自禁的叫了出來:“沈公子簡直是武曲星君下凡!有此良策,不出十年,我大梁國定能橫掃宇內!”
    這一聲喊,把沈大福和章文通都叫了過來。
    兩人一臉懵逼,再加上有些醉酒,也不知道這邊到底發生了什么事,甚至連公孫度剛剛說的話都沒有聽得太清。
    “你們……公孫大人,我兒子是不是答應了?”
    沈大福說話都有些結巴,他看沈安和公孫度聊的挺好,還以為兒子已經答應了入仕為官,臉上興奮不已。
    被他這么一問,公孫度那叫一個尷尬!
    哎呀!
    又上了沈安的當!
    這不是來勸他為官的嗎?
    怎么三兩語又被他給說服了!
    不過轉念一想,以沈安的才華,好像兵部職方司郎中,確實有些配不上。
    “沈兄,玄云愧對你的重托了!”公孫度看著沈大福殷殷期待的眼神,有些愧疚地說道:“不過你放心,只要我還在朝堂,沈公子一旦有入仕的想法,我一定傾盡全力保他為官!”
    沈大福聞,臉上露出濃濃的失望之色,就連醉意都好像瞬間消退,不過還是拱手回禮:“公孫大人的恩德,我沈家沒齒難忘!”
    就在這時,一道黑影從沈安頭上閃過。
    “啪!”
    “你這個朽木!枉我白天跟你說了那么多!你卻全當了耳邊風!你是要氣死你爹和老師我嗎?”
    在外人面前一向都溫文爾雅的章文通,此時暴跳如雷。
    也不知他從哪里帶來的戒尺,抽了一下還不過癮,又朝著沈安舉了起來。
    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門中才會出高徒,沈大福當父親的不打,那就只好讓他這個老師來做惡人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