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似乎安定了下來。
三天的荒島生活,在找到一窩豬后,在重新搭建了更加穩固的茅草屋后,大家的心情也從最初的惶恐,恐慌,不安,焦躁中逐漸的穩定下來。
在美美的吃了一餐烤豬肉后,人們的情緒得到了安撫,于是也就開始考慮后續的生活問題。
已經沒有人寄希望節目組和救援了,大家甚至自覺的布去提起,反倒是考慮如何解決眼下的問題。
比如晚上如何御寒,畢竟只靠自己帶的衣服晚上顯然是不夠了,而且長期穿著衣服睡也容易感冒。
這個問題在秦苒和柳瀚的商討下得到解決,而解決的辦法是搬一些小石頭來放篝火里燒熱,然后在茅草屋里挖一個大坑,把這些燒熱的石頭丟進去,再在這些滾燙的石頭上填上泥土。
這其實就是北方人燒炕的原理,滾燙的石頭埋在泥土下可以持續發熱好幾個小時,足夠抵御他們晚上最冷的幾個小時。
而出海打魚的網也編織好了,陸云深帶著男人們砍伐了小腿粗的樹木,用木削做了鉚釘,用繩子把這些樹木做成了木筏。
而秦苒則帶著女人們喂豬,挖葛根,他們甚至在挖葛根的時候還撿到了野雞蛋,他們采用守窩待雞的辦法抓到了下蛋的母雞。
大家都變得現實起來,沒有人提議把母雞殺了吃肉,更沒有說要吃雞蛋,包括一向很作的田雨薇。
在衣服翻來覆去穿又被帶刺的荊棘刺破不少時,田雨薇甚至主動問秦苒有沒有辦法織布?能不能自己做衣服?
秦苒表示織布非常難,因為荒島上沒有發現棉花,雖然可以用麻線織布,但靠手工很難把麻線弄得很細,最多只能織出麻袋那樣的粗布。
大家就說麻袋也行,總比衣服全爛了穿樹葉好,讓秦苒趕緊制作一輛織布機出來。
秦苒沒見過織布機,但這種理工類的東西制作起來并不難,何況柳瀚和王司機機械方面也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