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話,葉婷婷的目光也放到了那張墻畫上。
“你看的是這幅民女巾瑤的圖嗎?”
“民女巾瑤?”我有些詫異的看著葉婷婷。
葉婷婷點頭說道:“是啊,這幅畫的名字就叫民女巾瑤。你是男生,可能不知道這幅畫的典故,我之前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關(guān)于民女巾瑤的典故。”
“典故?”這幅畫還有典故,這我真不知道。
葉婷婷望著墻畫娓娓說道:“相傳在宋朝哲宗年間,正值青年的皇帝體弱多病,無數(shù)太醫(yī)為其病狀是絞盡腦汁也無法治好。于是便向民間求醫(yī),一位叫巾瑤的民女自幼出生在醫(yī)學(xué)世家,巾瑤擁有傾國傾城之容顏,更懂得民間優(yōu)雅舞姿,在民間早有盛名。她陪同父親一塊到皇宮去給皇帝治病,皇帝見到她便一見鐘情,巾瑤也是如此,與皇帝兩情相悅,在醫(yī)治期間,兩人很快就墜入了愛河。”
“然而好景不長,這事很快就被太后發(fā)現(xiàn)!民女巾瑤出生卑微,哪里配得上皇帝的龍體呢。太后把皇帝的病歸納在了巾瑤的身上,便將其賜死。”
“巾瑤死后,皇帝患上了相思之苦,茶飯不思。有一太監(jiān)看到皇帝郁郁寡歡,知道他是因為巾瑤,于是便給皇帝出了一個主意,說只要以巾瑤的血為墨,骨做筆桿,發(fā)作筆芯,畫上她的容顏,她便可在晚上與皇帝夜夜笙歌。”
“于是皇帝便找來了當(dāng)時最厲害的畫師畫上了這幅畫,以巾瑤的血液為墨,骨頭做筆桿,頭發(fā)作為筆芯,畫出了這樣的一幅畫。據(jù)說那之后皇帝夜夜笙歌,沒多久,便死了。不過這幅畫還是流傳了下來,成為了現(xiàn)在我們口口相傳的民女巾瑤圖。”
“不過,這也只是民間的一個傳說,有人說是以前的畫師為了把自己的畫賣出高價,才故意編造出來的故事!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不過這幅畫確實流傳至今了。”
聽完這段講述,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原來如此啊。”
“呵呵!”葉婷婷微微笑道:“看上去你對這副畫很有興趣嘛?”
我笑道:“只是這個巾瑤為什么要蒙著面呢。”
“據(jù)說這是醫(yī)女世家的規(guī)矩,沒出閣的女人都會戴著面紗,除了至親不能隨意讓人看到面容。巾瑤沒有嫁人,皇帝第一次見到巾瑤的時候她就是這個樣子的,或許在皇帝的心目中,這個樣子的巾瑤才是最美的巾瑤吧!”
“原來是這樣啊!”我再次看向了這副民女巾瑤圖。
“其實我覺得這也許是畫師故弄玄虛的地方,他畫了一個美人,但是又遮住了這個美人的臉。這讓人很好奇美女的長相,所以就會想要買下來仔細的研究!”
“你對畫真了解!”
“我的專業(yè)是美術(shù)呀,對于字畫肯定是有一些擅長的。”葉婷婷笑了笑,說道:“走吧!咱們?nèi)コ燥垺!?
“好!”
我們剛走到一家民族特色餐館坐下,我的手機就響了起來,是吳胖子給我打過來的。
“李先生,我想起來了,上個月,我從家里拿了一個東西過來辦公室里面掛。就是昨天您問我的那幅畫,那幅美人圖。”
美人圖!我想起來了,那副美人圖就跟剛剛我在學(xué)校看到的壁畫一樣。對對對!墻壁上的那幅畫就是我在吳胖子的辦公室看到的畫,我說怎么那么眼熟。
“那幅畫是一個半月前我一個朋友送給我的,我拿在家里放了半個月,一個月前才拿到辦公室來的。剛剛我一直在查一個月前的東西,都把那畫給忘了。”
“好!那你等我一會,我吃了飯就過來。”
說到這里,我掛斷了電話,隱隱中,我感覺那幅畫好像就是問題的關(guān)鍵所在。
“李耀,你怎么了?有什么事要忙嗎?”葉婷婷一臉擔(dān)憂的望著我問。
“沒事,吃了飯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