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州方面第一個節目可謂就是放出了王炸。
這首交響樂不僅讓國外的師生們看到了國內青少年學生的精神面貌,更是讓國內的觀眾們看到了祖國的花朵正在茁壯成長,充滿了勃勃生機。
“這首交響曲既有西方古典音樂的影子,又融合了國內的傳統文化,質量非常高!”
“關鍵是每個學生之間的協作,非常的精密,幾乎沒有一點的瑕疵!”
“才十六七歲的年紀,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非常的不平凡了!”
“這些孩子們在未來的成就都不簡單,都不是池中之物!”
“揚州方面的壓力來了,他們將會拿出什么樣的節目,才能夠打敗這首交響曲?”
現場的觀眾,電視機前,手機前,海外,無數人都看著這一幕。
江南研究所的建成典禮,早就被國內外所關注,采取的也是現場直播的方式。
寧遠越發的緊張起來,坐立不安,對沈閑開口:“閑哥……”
沈閑低喝一聲:“閉嘴,不要再廢話了!”
寧遠有些委屈的哦了一聲,坐在那里,屁股上像是長了刺一般。
啪啪啪!
隨著主持人的鼓掌,現場再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感謝離州團隊給我們帶來的精彩演出,這首交響樂的精彩超出了我的想象。”男主持人說道,看向那些學生的眼神也都是充滿了欣賞。
這些孩子,以后都將會是祖國的棟梁之材啊。
女主持人隨即也夸贊了幾句,緊接著拿起了手中的節目單:“下面有請揚州團隊登場,大家掌聲歡迎!”
舞臺燈光一下子黑暗了下去,燈光忽明忽暗。
在燈光閃爍之間,升降臺緩緩升起,緊接著,眾人就模模糊糊的看到升降臺上,有一尊尊方形的器具擺放在那里。
呈方陣排開,組成了一個長方形方陣。
緊接著,燈光大亮,眾人終于看清楚了舞臺上擺放的器具。
缶!
缶中國陶制樂器,原本是古代一種陶器,類似瓦罐,形狀很像一個小缸或缽。
在地球上,2008年8月8日晚上8點,一首氣勢恢宏的“擊缶而歌”,帶著華夏禮樂的傳承,帶著炎黃子孫百年的夢想和期盼,奏響了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的序曲。
沈閑定制的缶,與奧運上的缶很相似,但加入了光電功能,一共七十六個缶。
代表了七十六周年。
“這是什么?”
現場的觀眾們紛紛看向舞臺中央,就連安穩也是。
“這是缶,一種古老的樂器,古書上說的擊缶而歌,說的就是這種樂器。”主持人介紹道。
“缶不是古代用來盛放食物的器具嗎?”
“這你就不懂了吧,后來演變成了一種樂器,跟塤差不多。”
“不過揚州的缶,是改良后的,加入了光電功能。”
“感謝樓上的科普。”
“不是,據我所知,缶的音節非常的單一,并且低沉,難為正統之聲,揚州團隊是怎么想的啊,用缶樂來迎戰交響樂?”
缶就是瓦罐瓦盆,在先古時期本來并不是樂器,后來成為一種最低級的樂器。中國古樂器有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土就是陶類樂器,有塤、陶笛、陶鼓等,缶甚至都不能正式入其類,可見地位之低。
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從中可以看出秦人不善器樂,難為高雅正統之聲,只會擊缶為娛。
一個是看上去就充滿國際范的交響樂團,能夠走進維也納金色大廳中演奏的樂團,一個是音節單一的缶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