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叔非常有成算。
挑的都是年輕人,又以半大小子居多,這些孩子歲數(shù)小,眼神好,學(xué)東西快,性子活潑,很快就和人打成一片。
竹弩和弓箭有些不同,但只要找到其中的關(guān)竅,比射弓更簡單,這些小子上手很快,每每到休息的時間,大家伙成群結(jié)隊往山里鉆。
時不時會拎幾只山雞兔子回來加餐。
他們也教村里人一些在山中生存的技巧,下套子,挖簡易陷阱,什么植物有毒,那些蛇蟲碰不得,怎么辨別方向之類。
閆家這邊,屬閆老二最忙,要練字,要練弩,每天雷打不動的做飯。
他們家的伙食是最好的,每日有肉有菜,偶爾家里的母雞出息還能下兩個蛋。
所有人都知道閆老二他媳婦懷有身孕,閆家從秀才公到幾個小的全都很重視。
戚五給閆老二做了一個木框子,將他哥寫的字帖固定在里面,省得他折來折去。
所以只要閆老二一抄起這個木框,找那平整的大石頭處一坐,大家便默契的不再去擾他。
隊伍走的有些慢,因為要遷就山民們的速度。
山民也沒想到這些山外人走山路會這么快!
不但人走得快,連牲畜都鍛煉出來了。
尤其是前頭開路的閆家牛車,上山下坡如履平地。
上路的第三天晚上,安叔來找閆老二。
“附近幾個山村都空了!”
閆老二反應(yīng)過來:“他們都進了山匪窩?”
“八成是。”安叔暗自慶幸道。
好懸,他們就差了一點。
閆懷文開口道:“幾個山村大概有多少人?”
安叔努力回憶著。
“少的有幾十個,多的也不到百數(shù)。”
他們所在的山村應(yīng)該是附近人口最多,壯丁最多的一個。
其他山村住的山比他們的大,山中出息也比他們多,之所以這么少人,全是因為山匪盤剝的太狠。
閆懷文算了算,心中有了數(shù)。
“山匪突然要這么多人做什么?”他心中疑惑。
安叔他們被招攬,一因地利之便,守著峽谷出口,算是這一帶群山的進出要道,二是人口多,穿云寨想要壯大自己。
可將所有的山村一網(wǎng)打盡,太不尋常。
這些人上山,光每日的吃喝就不少,山匪不會做虧本的買賣,肯定還有更大的利益。
他們需要大量的人手。
因何?
閆懷文默默回憶著記憶中有關(guān)樂山府乃至周邊幾個大府的奏章、邸報。
旱情、匪患……
私礦!
西州府與樂山府相鄰,泗王叛亂事敗后,朝廷接手了數(shù)座私礦,這幾處私礦累累白骨,都是災(zāi)情肆虐,泗王從各府大肆擄劫災(zāi)民而來。
距離泗王興兵,還有數(shù)年。
舉事無非兵械錢糧幾樣。
泗王握著幾處私礦,錢糧軍械不缺,唯獨這人。
西州與關(guān)州同為邊關(guān)重鎮(zhèn),有守邊之責(zé),治下征兵甚重,泗王想要建私軍,怕是從封邑內(nèi)無人可用。
挖礦煉鐵要人,犯上作亂要人。
將主意打到災(zāi)民身上,似乎順理成章。
想通了關(guān)竅,閆懷文暗嘆一聲。
天災(zāi)、人禍,其一便可致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