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聽閆懷文和村老們說他們村子老少齊上陣,都能干活,他也以為其中有幾分夸大,現在看來,確是如實闡述,沒有半分摻假。
田大老爺很受觸動。
他在來小安村之前,還去過其他災民落籍之地。
能勉強安定下來,已是難得。
那些人感恩戴德,努力嘗試著融入,明明一切都在向好的一面發展,可看著他們,總是能在不經意間看到他們身上外鄉人的痕跡。
他本人,于關州于虎踞而,也是外鄉人。
可他并不覺得自己是,為官虎踞,他便將這里視作自己的第二個故鄉,一心要將它經營得更好。
修筑邊防,守住關內的土地,留下更多的人,開墾耕種,吃飽穿暖,安居樂業……
在小安村人的身上,他看到了與其他災民截然不同的一面。
熱愛生活,不懼辛勞,實實在在的扎根在這片土地。
他們不用去想怎么融入,在他們愿意用自己的雙手深耕這里的時候,他們便已經是關州虎踞人。
回去的路上,田大老爺還會時不時和閆玉說話。
在他發現這個孩子讀過書后,下意識的出了道題。
不想這個小家伙不假思索,對答如流。
他倒是沒忘他日后的學生是閆向恒,便將二人一同考較。
結果,田大老爺沉默了。
閆戶書之子,學問扎實,一個秀才功名當是穩的。
而閆小二……
鐘靈毓秀。
學的竟不是尋常閨閣女子所學,而是與男子一般,讀圣賢書,習圣人文。
且這孩子學得似模似樣。
若不是知她是女娃,看打扮,聽談吐,真會以為這是個小小書生,未來可期,可堪造就。
一行人再回到閆家。
晚飯已經做好。
桌上擺著大盤子大盆,菜盛的滿登登。
沒有那些虛頭巴腦的好看精致,就是量大管飽。
一條六斤上的紅燒魚,蒜末和野香菜點綴其上,香得撩人。
濃油醬赤的紅燒肉,肥肉少瘦肉多。
小雞燉蘑菇,蘑菇還是地里剛下種的時候下的那場雨后在林子里采的,都曬成了蘑菇干,今日泡發好,就為了配這現殺的雞。
中午煎的豆腐,淋上調好的湯汁,酸甜咸辣都在其中。
一個大拉皮,一個蘸醬菜。
前者不那么清透,勝在彈軟的口感極為爽口。
后者是關州常見的家常菜,閆家地里所有的菜菜都被安排上桌,插了滿一大盆。
酸菜汆白肉是看著最寡淡的一道菜,不想最受歡迎,白肉一沾上蒜醬,脫胎換骨,別有一番風味。
閆老二最后上了一道山楂甜水。
給田大老爺喝得眼睛都瞇起來了,感覺還能再吃幾口。
一抬頭,便見閆戶書的弟弟閆懷安帶著一身煙火氣笑容滿面的問他飯菜可對胃口。
田大老爺立時便記住了。
他的學生閆懷安,做得一手好飯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