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平臺降臨以來,第一次改了時間,不是在0點開啟。
而是預告在十五這一天的尾巴,最后一小時,23點。
經(jīng)過前面幾次的減時、斷線、重連……
閆玉一家已經(jīng)能很平常心的接受一切變化。
哪怕間隔再久,哪怕時間再短,至少它還在。
“剛才的山楂我都留了籽。”閆老二道:“等快到時間我和閨女就去容嬤嬤的屋子,那邊離山近。”
這次還是他們爺倆行動,李雪梅身子漸重,不方便在夜里上山。
李雪梅:“我是說咱們要不要先將地方看好,省得你們忙中出錯,又賣空一片。”
“那……提前進山?”閆玉問道。
“你們說過河怎么樣?”李雪梅斟酌著說道:“北邊的山頭天天去人,都被人摸熟了,河對岸罕有人至,那邊山上樹也密。”
閆老二和閆玉對視一眼,覺得這個建議靠譜。
“主要還得看時間,要是時間來不及,就只能就近上山。”閆玉道。
他們這次不打算帶三寶,就爺倆輕裝出行。
準備好的東西已經(jīng)趁著這幾日悄悄藏到了容嬤嬤家挖的地窖里。
以魚干、木炭居多。
前者準備用來和大叔交易,后者是雨姐一直需要的物資。
“你真想好了要換驢?”李雪梅問道。
閆玉重重點頭:“我想過了,咱家現(xiàn)在這個條件,換驢合適,能干活能拉車還能騎,以后爹和大哥去虎踞讀書,我時不時的還能騎驢去看看,給他們送個飯啥的。”
閆老二心里那個美。
所以說養(yǎng)兒子有啥好,還得是閨女,到啥時候都惦著他。
“駕車就不行,目標太大。”閆玉很認真的道:“我現(xiàn)在的年齡太吃虧,有爹和大伯在車上,我拉拉韁繩別人不會說啥,可要是自己出去,就不成了。”
“你自己想好就行。”李雪梅叮囑道:“哪怕余額多也別看啥都買,馬上就要收菜,農(nóng)具咱用得上也得有選擇,以鐵器為主,木制的就算了,不劃算。”
“還有漁網(wǎng),也別買,天再冷些,河上會上凍,用不上。”
閆玉:“娘,棉被咱買吧,太合適了,容嬤嬤說那一條棉被得有14斤,薄的能拆三床,厚一些也能拆兩床,還有各種布料,要比鋪子里賣的便宜不少。”
閆老二投贊成票。
“梅啊,咱買吧,咱這冬天冷啊!一條196,一棵樹就夠了。”
“過年咱總得做幾件新衣服,閨女說的對,這邊的布太貴,沒平臺上賣的便宜。”閆老二道。
李雪梅想到曾經(jīng)買布的經(jīng)歷,點了頭。
又道:“糧食和調(diào)料可以買,肉蛋就算了,還有蔬菜和水果,也不許買,山上啥都有。”
“手抄書先不要換了,既然已經(jīng)將那本抄好的給了你大伯,后面就不好再拿出新的來,世間事難求圓滿,有所缺也未嘗不是好事。”
更符合他們編出來的故事。
閆老二和閆玉兩個只有乖乖點頭的份。
……
“天佑,要去哪?”
準備出門的爺倆和剛送田大老爺回來的閆懷文走了個碰頭。
“大哥,咱家驢有點毛病,也不知是吃了什么不對,拉的有點稀,我得給它先拉走,不能和其他牲口放一處,再都給傳上。”
閆懷文也跟著擔心起來。
家里養(yǎng)的家禽牲口不少,萬一起病,不光是牲口,人也危險,尤其是弟妹,還懷著身孕。
“是得換個地方,你準備拉去哪?”閆懷文問道。
“我和容娘子打了商量,先放她家?guī)兹眨裢碜屗仍谠奂倚規(guī)е《ツ沁叄o驢子安置好,我們就回。”閆老二解釋道。
閆懷文想了想,“我和你……”
話沒等說完,便被閆老二打斷。
“哥,我喊了人幫忙,你就別過來了,怪味的,你看,我連干活的衣服都換好了。”閆老二指了指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