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夫人得知閆家的衣服都是容娘子所做后,在李雪梅的建議下,帶著她用兩天時間,將城里的布坊繡莊走了個遍。
回來之后,容嬤嬤便開始縫制自己那一身。
田夫人新買回來的好看布料還是不太放心給她用,便拿出了自己壓箱底的布料,一塊顏色比較重的料子,說好了要給容娘子添件新衣,她自己做也使得。
容嬤嬤剪裁利落,縫針亦是快手,她還能復刻那些簡單的繡樣,只不過繡工過于古板匠氣,用的針也粗,線也不夠好,缺乏靈動之感。
但這足以讓田夫人驚喜。
她在紙上描出新衣的圖樣,每日里都和李雪梅在一處,娘倆有商有量的修修改改,定了樣子就交給容娘子裁剪縫制。
家里人的新衣陸陸續(xù)續(xù)完工。
閆玉有兩件,一件是粉粉的裙裝,布料雖是普通,可顏色確實染得鮮亮,做的也用心,領口袖口都有雙色纏線的鎖邊,添了幾分精致,按她的要求,不求出彩,只求中規(guī)中矩不被人注意到。
另一件則是小號的書生袍,和閆向恒一樣是牙白色,通身沒有繡花,畫龍點睛的地方在腰帶處,用給閆懷文和閆老二做衣服剩下的鴉青色布料打底,以黑、銀、淡青三色絲線繡以雙飛虎奪珠的花樣。
靈感來自于王公公送來的開業(yè)賀禮——飛虎銅鎮(zhèn)。
李雪梅終于舍得拿出來擺著,供田夫人描摹設計。
閆玉試穿成衣的時候,書生袍上身只覺平平無奇,還突顯了她煤氣罐罐的圓潤身材,可一加上腰帶,精神氣就提上來了,再佩上大伯給的玉環(huán),垂于腰間,立時多了英氣與貴氣。
閆玉滿意的轉圈,只可惜沒有鏡子,只能靠自己腦補和從周圍人的反應中看出效果來。
……
到了冬至這一日。
閆家人早早起來梳洗。
家里有豆腐坊的好處就是,每天都能喝上最純最正宗的豆?jié){。
閆老二今日起了油鍋,預備早上炸油條,再用剩下的油炸豆腐泡。
油條一上桌,李雪梅多喝了半碗豆?jié){。
起身去了兩趟茅房……
她現(xiàn)在的身體存不住什么水分,茅房跑得特別勤。
不是閆老二陪著就是閆玉陪著。
閆老二曾提議讓她用痰盂,被李雪梅想也不想的拒絕。
她覺得自己還不到那個份上,還能走動,不想現(xiàn)在就過上被那爺倆端來倒去的日子……
田夫人請了梳頭娘子來為她們盤發(fā)上妝。
她自己只插了一把銀梳子,十分樸素。
千初頭上插了兩朵海棠絨花,又用兩串小珠鏈巧妙纏繞,米粒大不規(guī)則的小珍珠簇擁著絨花,在耳畔垂下,與銀海棠的耳飾,很是相稱。
閆玉最簡單,只用紅繩扎起來。
梳頭娘子還兼著上妝。
她端詳了兩姐妹一陣,手上的胭脂怎么也抹不上去。
這一對姐妹,膚白唇紅,臉蛋微微泛著粉,大的長得像仙女似的,小的像仙女小時候還沒長開……
田夫人看出她的為難:“勞煩娘子了。”說著話遞過去兩串銅板。
梳頭娘子收了銅板,笑容愈發(fā)真誠:“哎呦,您家的閨女長得可真俊哪!我這粉啊胭脂啊都不知道該往哪處抹,抹了反而減顏色,這才是真真的天生麗質啊!”
“姑娘家家的,可不經(jīng)夸,讓你天不亮就跑來,還沒吃飯吧,早上新磨的豆?jié){,要是不嫌就帶回去些。”田夫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