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院大門緩緩關(guān)閉。
直至此時,康寅禮才舒了一口氣。
想來是各府情況不同,他當(dāng)年在老家應(yīng)考時,府試這一場是不許帶任何東西的,筆、墨、紙張等皆由考場提供,當(dāng)然,不是白給,是要收錢的。
貴賤與否尚且不論,最怕遇到質(zhì)劣之物,筆鋒不聚、松散、脫毛……尚還能應(yīng)付,最怕的是墨條,墨跡濃淡不一,卷面難免失分。
閆老二縣試考了第六,在前十之列。
這一場,他有幸坐到了知府大人面前。
謂之提堂座號。
鳳鳴與長平因路途遙遠(yuǎn),留于本城考試,原本要坐六十人的大殿,此時只坐了四十人,顯得有些空蕩。
考試之前,每個人將考籃放到桌上,便于差役查檢。
查檢完成后,知府大人示意開始。
閆老二一邊小心的將考籃里的東西一一拿出,一邊吐槽這勞什子提堂座號。
離知府大人也太近了,他都不敢抬頭,弄不好就是一個對視,多尷尬!
在人眼皮子底下考試也很考驗心理素質(zhì)好么,他還聽說考官大人也就是端坐堂上的知府大人,會招人當(dāng)面問答……
閆老二真是滿天神佛都求了一遍,千萬,千萬別找他!
府試原本是四日。
此次特例,被壓縮至三日。
第一日中規(guī)中矩,依舊是貼經(jīng)。
也就是指定段落默寫,篇幅較縣試更長,一考記憶力,二考書法。
一看是自己背過的段落,閆老二精神一振,奮筆疾書。
他的書法和常人不同,那是千錘百煉而來。
早已形成自己特定的風(fēng)格,那便是沒有風(fēng)格。
沒有筆鋒是因留鋒太累,渾然一體是因書寫連貫所致。
在閆老二這,從腦子里提取記憶效果太差,遠(yuǎn)不及他握筆之手重復(fù)的機械性記憶來得更牢靠。
每日可有三次休息時間,吃飯喝水入廁,會有專人帶離考場,全程監(jiān)視。
閆老二不想讓人看著……那啥,也不想踏進公用茅廁,渴了都不敢多喝水,餓了就嚼肉干。
他手里有兩種肉干,一種是普通的,一種是被她閨女稱為麻辣小肉條的火蟾肉。
前者就隨便吃吃,后者被他用來提神!
該說不說,和知府大人同處一室還是有好處的,他們不遠(yuǎn)處,每隔一段距離就放了一盆炭火,供考生取暖之用。
府試第二日原本是考什么已經(jīng)不重要了。
擺在閆老二面前的,是兩道普通算題,和兩道結(jié)合實例的解決問題。
感謝老師,押題好準(zhǔn)!
感謝鄭賬房,經(jīng)驗豐富,過賬無數(shù),傾囊相授……哈哈哈哈!
這不就成了么!
閆老二眉飛色舞,不假思索寫完前面兩道。
而后在腦中演算數(shù)次,慎重的落筆解答。
龐知府很快就注意到他。
能考過縣試,并位列前十,第一場都看不出什么差距。
而這第二場,不再默守陳規(guī),為擢選善算實干之人而出。
前兩道是拿分題,答對便視為合格,后兩道則是加分題,解其一便可從寬取之。
就在堂下,距離他不遠(yuǎn)不近的位置。
那個始終埋頭書寫的考生,解題速度極快,看紙張移動的幅度,前兩道竟已做完?
龐知府起身,走動起來。
誰說考官整場只能坐著,他們還能溜達(dá),不,巡視。
龐知府小心的不弄出太大動靜,也與考生保持著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