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村長點頭:“這水價是村里人一致的決定,我這個當村長的也不能輕易更改,但我聽老夏說了你賣水的事,看在老夏的面子上,這水價算你兩文錢一斤,其他人照舊是六文。”
“那就多謝夏村長和趙村長了”,宋婉清沒有推辭,答應下來。
夏晚秋連連擺手,“買光了你的低價水,讓你花高價賣水,這豈是君子所為,你跟著趙村長去買水吧,我也帶人去排隊了。”
宋婉清頷首。
暗自感嘆這樣的亂世還能有夏晚秋這樣盡職盡責、品行高尚的人實屬難得。
“你跟我來吧”,趙村長背著手,領著她來到一個漢子面前,囑咐了幾句,那漢子掃了她一眼,喊了一句,“你要多少水?”
“四十斤水”,宋婉清取出八十文錢遞了過去。
漢子伸手接過,遞給了她四張竹簽,“回去拿水桶憑這竹簽進門裝水,一次最多只能進去兩個人,若是拿不動就分著多搬幾次。”
“知道了”,宋婉清點頭,和趙村長道謝后,便回去拿上水桶和石頭一起進了村子。
趙家村不大,但路上都掃的干干凈凈,看起來十分井井有條,樹下還有老人坐在板凳上嘮著家常,時不時的還有兒童玩鬧跑過。
進村買水的人都露出了十分向往的表情。
若不是村子遭災,他們也不至于背井離鄉,去千里之外謀生。
在村子里的時候,日子雖然困難,但有田種有水喝,也不至于死了那么多人。
“家家戶戶都有井,你們挑近的隨便進一家就行”,趙村站搬著板凳坐在路中央,大聲喊道。
大多數的人都挑選了最近村口的幾家,哪怕人多要排隊,但搬出去也能省一些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