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王,如果朕沒有記錯的話,孝宗皇帝、世宗皇帝、神宗皇帝都先后解除過朝廷對宗室的各項禁令。”
“只是為什么一直到天啟年間,才有宗室子弟參加科舉呢?”
“而且還都是寧藩的后人,難道其他家的子弟都是愚鈍之人嗎?”
朱由檢說的倒是實話,明朝的歷代先皇,也都看出宗室的問題了。
包括世宗嘉靖、神宗萬歷,都是不止一次的,想要徹底的解決日益龐大的宗室群體,但最后的結果都不是很理想。
底下的幾位藩王聽后,也都是有些無以對,總不能說各家子弟都習慣了不勞而獲,不想從事生產吧?
朱由檢自然也知道這里面的關竅,之所以提起這件事,也是為下面他要說的話,進行一下鋪墊。
“諸王,朕對這個問題也曾認真的想過,之所以宗室子弟不愿從事生產,不愿從軍、科舉、經商,無非就是擔心朝廷剝奪他們的宗籍。”
“那朕可以向天下宗藩保證,只要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孫,那皇家宗譜就會一直有他們的名字。”
“臣等多謝陛下體諒!”
幾位藩王一聽,當即齊齊對朱由檢實力謝恩。
朱由檢卻是抬手道:“先不急,朕也是有條件的。”
“自崇禎元年開始,朝廷將會停止向各藩,發放定額銀以及祿米。”
“陛下!不可,臣請陛下開恩!”
“臣請陛下開恩!”
……
幾位藩王聽到朱由檢這么說,當即就跪在了地上,大聲哀嚎起來。
“陛下!您這么做,就不怕太祖高皇帝怪罪嗎?”
朱常洵此時也顧不上君臣之禮了,當即就喊了這么一句。
朱由檢眉頭一挑道:“如果大明亡了,太祖高皇帝就不會怪罪了嗎?”
“陛下,贍養宗室乃是太祖、成祖定下的祖制,還請皇上三思!”
周王朱肅溱也知道,這個時候不說話,以后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朱由檢端起面前的酒盞,把里面的酒水一飲而盡,然后說道:“時候也不早了,朕就和諸位明說了。”
“這天下宗藩,朝廷是絕對不會再養下去了!”
“就算是朕的兒子,等其就藩后,朝廷也不會再給他一兩銀子,一顆米粒!”
見幾人又要說話,朱由檢又接著說道:“你們也別急!”
“朕給你們一個機會!”
“一個可以真正坐南朝北,臨朝稱制的機會!”
朱由檢的最后一句話說完,底下的幾位藩王頓時愣在了那里。
“臨朝稱制?”
朱常洵此時還沒有反應過來,嘴里下意識的嘀咕了一句。
“沒錯!就是臨朝稱制,像前漢的諸侯王一樣,手握封國的財權、稅權、兵權、政權,做一個真正的藩王。”
聽到朱由檢這么說,這幾位藩王的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就連一直以來最是淡定的朱常淓,也是眼神發亮。
朱由檢見狀,又加了一把火:“就算是仿效朝鮮,也不是不可以。”
這句話一出,福王朱常洵再也忍不住了。
當即拱手問道:“敢問陛下,臣等需要做什么?”
朝鮮,那可是朝鮮。